第1题:
第2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的作用,阐述正确的是()。
第3题:
路基强度是指路基在()作用下,抗变形破坏的能力。
第4题:
路基基床发生翻浆冒泥、下沉外挤等病害时,应首先采取()的工程措施。
第5题:
道路路基的各种病害或变形的产生,都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和冲刷等破坏作用有关。
第6题: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是指()。
第7题:
影响公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
第8题:
地表水和地下水
荷载
自然因素
温度
第9题:
浸湿
流失
蒸发
冻结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浸湿
流失
蒸发
冻结
第12题:
地下水
地表水
地下水和地表水
降水
第13题:
公路路基的强度是指路基在()作用下,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
第14题:
路基的各种病害或变形的产生,都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和冲刷等破坏作用有关。
第15题:
岩溶地貌是()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
第16题:
在路基边坡高度缓于1:1的各种岩石和土质边坡的坡面因风化剥落,或被地表水流冲刷冲沟、塌滑等病害,而且当地石料又多,就宜采用浆砌片石护坡,以增强其路基的稳定性。
第17题:
基层材料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来选择。
第18题:
为使路基稳固,排除影响路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路基应设置()。
第19题:
()是路基产生病害的主要因素。
第20题:
地表水
水文
第21题:
基床封闭
换填
引排地表水
引排地下水
第22题:
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
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
减少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
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调节路基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第23题:
抛石挤淤法的特点是施工复杂、困难
湿陷性黄土地基应采取拦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
填方路堤发生的滑坡,可采用反压土方或修建挡土墙等方法处理
在膨胀土地区,路堤会出现路基沉陷、边坡溜塌、路肩坍塌和滑坡的等变形破坏
第24题:
地表水与地下水
路基垫层厚度
路基宽度
填方路基或挖方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