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对犯罪嫌疑人的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C.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D.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2题:
A、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B、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D、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3题:
我国刑法对犯罪的量刑根据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或者——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或者——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对于从犯,应当——、——处罚或者——处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该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处罚或者——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处罚,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或者——处罚。在这段话中,空格处:( )
A.6处填“从轻”,4处填“减轻”,4处填
“免除”,1处填“从重”
B.4处填“从轻”,4处填“减轻”,6处填
“免除”,1处填“加重”
C.4处填“从轻”,6处填“减轻”,4处填
“免除”,1处填“从重”
D.6处填“从轻”,4处填“减轻”,4处填
“免除”,1处填“加重”
第4题: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B.“应当免除处罚”是指不追究刑事责任
C.“造成损害”是指造成犯罪既遂结果以外的损害
D.“应当减轻处罚”是指应当在所触犯罪名的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第5题:
第6题: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第7题:
根据中国刑法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8题:
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罪,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
第9题:
对于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10题:
应当减轻处罚
应当免除处罚
可以减轻处罚
可以免除处罚
第11题:
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12题:
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可以减轻处罚
第13题: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 )。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减轻
D.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14题:
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 )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A.应当
B.可以
C.视情节轻微程度
D.如果是过失的
第15题: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应当免除处罚。
第16题:
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B.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D.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第17题:
第18题: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第19题:
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第20题:
对于犯罪中止,应当如何处罚?()
第21题:
应当
可以
有法律规定的
情节轻微的
第22题:
犯罪性质
犯罪情节
犯罪地位
犯罪原因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