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真题)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有(  )。 A.犯罪嫌疑人甲主动向司法机关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 B.乙故意重伤他人,被家人扭送到司法机关后,如实供述自已的罪行 C.丙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讯中又主动供述其他盗窃罪行 D.丁贪污公款,、在贪污行为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题目
(2007年真题)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有(  )。
A.犯罪嫌疑人甲主动向司法机关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
B.乙故意重伤他人,被家人扭送到司法机关后,如实供述自已的罪行
C.丙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讯中又主动供述其他盗窃罪行
D.丁贪污公款,、在贪污行为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相似考题
更多“(2007年真题)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唐朝刑事立法中自首减免刑罚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严格区分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B.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
    C.自首者虽然可以免罪,但“正赃犹征如法”,即赃物须按规定如数偿还,以防止自首者非法获财
    D.对自首不彻底行为作了严格规定,分为自首不实和自首不尽

    答案:B
    解析:
    在唐朝,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凡“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越渡关及奸,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列”。即对侵害人身、毁坏贵重物品,偷渡关卡、私习天文等犯罪,即便投案也不能按自首处理。因为这些犯罪的后果已经不能挽回。

  • 第2题:

    下列不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是(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自首
    D.立功

    答案:B
    解析: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A项说法正确。
    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故B项错误。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C项正确。
    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项正确。
    综上诉述,对比各法条,因此选择B项。

  • 第3题:

    职工有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


    正确答案: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第4题:

    工伤认定方面,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正确答案: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第5题:

    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是()。

    • A、故意犯罪
    • B、违章操作
    • C、醉酒或者吸毒
    • D、自残或者自杀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关于自首和立功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B、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下列关于自首和立功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B、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唐律中刑事法律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2012、2017年真题]
    A

    区分公罪与私罪

    B

    自首原则

    C

    累犯加重

    D

    类推原则


    正确答案: C,A
    解析:
    唐代《名例律》中规定了八项刑罚适用原则:①区分公、私罪的原则。唐律对因公致罪如“擅赋敛”而无私自获利者,处罚从轻。凡因谋私利犯罪者,处罚从重。②共同犯罪处罚原则。唐律对共同犯罪区分首犯与从犯关系,首犯从重处罚,从犯减轻处罚。③合并论罪原则。唐律对一个人构成两个以上犯罪,主张采取“以重者论”的原则,只科重罪不计轻罪。④自首原则。犯罪未发而自首者,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但不包括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犯罪。⑤老幼废疾减刑原则。唐律主张对老幼废疾者分三种情况实行减免刑罚。⑥累犯加重原则。对累犯罪者加重处罚。⑦类推原则。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⑧化外人处罚原则。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按其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自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员、等待交警处理,是肇事者的法定义务,故不存在自首

    B

    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

    C

    交通肇事者被认定为自首。也不得从轻或减轻处罚

    D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的,应认定为自首,以逃逸所对应的法定刑为基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B两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1条第3款规定,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因上述行为同时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要适当从严掌握,而非一律不认定自首。
    CD两项,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 第10题:

    多选题
    对甲的处罚,应考虑的法定量刑情节有(  )。[2011年真题]
    A

    自首

    B

    累犯

    C

    立功

    D

    惯犯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刑法》第67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甲构成特别自首。普通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故意犯罪的罪犯。甲实施的数次走私行为均没有被判处过刑罚,不构成累犯。根据《刑法》第68条,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本案中,甲有关丙犯罪行为的供述属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且查证属实,故应构成立功。惯犯,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挥霍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一种犯罪行为,刑法明文规定对其以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中的惯犯只有一种,即常业性惯犯,赌博罪。因此甲的行为不属于惯犯。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自首中的“如实供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09年真题]
    A

    甲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杀人行为,但拒绝说明凶器藏匿地点的,不成立自首

    B

    乙犯有故意伤害罪、抢夺罪,自动投案后,仅如实供述抢夺行为,对伤害行为一直主张自己是正当防卫的,仍然可以成立自首

    C

    丙虽未自动投案,但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贪污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丙交代贪污罪行的,应当成立自首

    D

    丁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二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正确答案: C,B
    解析: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主要”犯罪事实是指构成要件所要求的主要事实,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至少要交代危害行为及其结果、犯罪意思这两方面的内容。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其中“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包括两种情形:①与司法机关或其他办案机关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于不同种罪行;②司法机关或其他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犯罪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犯罪分子交代同种罪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A项,甲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杀人行为的,就属于已经交代了主要的犯罪事实。即便其拒绝说明凶器藏匿地点,也可以成立自首。
    B项,乙犯有数罪,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抢夺行为,对抢夺犯罪可以成立自首。对伤害行为能够如实供述,即便其一直主张自己是正当防卫的,也可以成立自首
    C项,丙虽未自动投案,但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贪污事实不成立,丙的犯罪事实司法机关完全不知晓。此时丙交代贪污罪行的,应当成立自首
    D项,丁翻供,不是在一审判决前如实供述不应当认定为自首

  • 第12题:

    单选题
    单位自首的认定不包含()。
    A

    由单位集体决定自首,能够反映单位意志

    B

    代表单位实施犯罪的直接主管人员自首

    C

    单位自首认定以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要到案,如实供诉罪行,认定为自首

    D

    参与单位犯罪的任何人员自首,都可以认定为单位自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交通肇事后,其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不成立自首,因为甲并没有自动投案

    B.甲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可以认定为代甲自首,故甲的行为成立自首

    C.甲的父亲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可以认定为立功,但该立功也是为了甲,故可认定为甲成立立功

    D.甲的行为虽然不能成立自首,但对于甲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的行为,在对甲量刑时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答案:A,D
    解析:
    犯罪嫌疑人被亲友采用捆绑等手段送到司法机关,或者在不明知的情况下被亲友带领侦查人员前来抓获的,由于犯罪嫌疑人并无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完全是被动归案,因此,上述情形不宜认定为自动投案。但是,法律对这种"大义灭亲"的行为应予以充分肯定和积极鼓励,在量刑时一般应当考虑犯罪嫌疑人亲友的意愿,参照法律对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负责人就《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答记者问。 故A、D正确,B错误。需要说明的是,自首所要求的"自动投案"强调投案的自愿性,而本案中,甲根本没有投案意愿及想法,故不能认定为自首。此外,"立功"强调亲为性,甲父实施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甲立功,故C错误。?

  • 第14题:

    (2009年真题)下列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或情况的有(  )。
    A.时效免责
    B.不诉免责
    C.正当防卫免责
    D.自首立功免责


    答案:A,B,D
    解析:
    解析: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而“无责任”或“不负责任”是指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因其不具备法律规定的应负责任的条件,故没有责任,即不承担法律责任,典型的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故c选项错误。我国法律上规定的免责条件或情况主要有:不诉免责、自首、立功免责、有效补救免责、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自助免责、人道主义免责。故A、B、D正确。

  • 第15题:

    职工有哪些情形不可以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正确答案: 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 第16题:

    下列选项中可以确定为超常处方的情形有()

    • A、无适应证用药
    • B、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 C、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 D、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


    正确答案: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第18题: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 A、未遂犯
    • B、中止犯
    • C、自首的
    • D、有立功表现的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多选题
    甲交通肇事后,其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真题]
    A

    甲的行为不成立自首,因为甲并没有自动投案

    B

    甲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可以认定为代甲自首,故甲的行为成立自首

    C

    甲的父亲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可以认定为立功,但该立功也是为了甲,故可认定为甲成立立功

    D

    甲的行为虽然不能成立自首,但对于甲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的行为,在对甲量刑时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BD三项,犯罪嫌疑人被亲友采用捆绑等手段送到司法机关,或者在不明知的情况下被亲友带领侦查人员前来抓获的,由于犯罪嫌疑人并无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完全是被动归案,因此,上述情形不宜认定为自动投案。换言之,自首所要求的自动投案强调投案的自愿性,而本案中,甲根本没有投案意愿及想法,故不能认定为自首
    C项,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本人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立功强调亲自去做,甲父实施的行为不能认定甲立功

  • 第20题:

    多选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不可抗力的有(  )。[2012年真题]
    A

    海啸

    B

    地震

    C

    台风

    D

    洪水


    正确答案: C,D
    解析: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异常现象(如罢工骚乱)等。

  • 第21题:

    填空题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正确答案: 逃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甲投案以及乙归案后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7年真题]
    A

    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投案,不应认定为自首

    B

    甲提供线索致使乙被抓获的行为属于立功

    C

    乙对贩卖毒品罪成立自首

    D

    乙对行贿罪不成立自首


    正确答案: B,A
    解析: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即自首对于动机并无限制,只要符合自动投案的条件,仍然可以成立自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及《刑法》第68条第1款,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①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②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③阻止他人犯罪活动;④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⑤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A项,甲虽然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投案,但是从一般自首的构成要件来看,其构成一般自首
    B项,甲在投案自首以后,提供线索协助司法机关将乙捉拿归案,该行为成立立功
    CD两项,乙在归案后交代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就此罪成立自首。但行贿的犯罪事实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且是被动归案,因而不成立自首。

  • 第23题:

    单选题
    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可以以自己的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关于担保的表述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
    A

    公司经理可以决定为本公司的客户提供担保

    B

    公司董事长可以决定为本公司的客户提供担保

    C

    公司董事会可以决定为本公司的股东提供担保

    D

    公司股东会可以决定为本公司的股东提供担保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公司法》第16条第1、2款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AB两项,有权作出担保决议的是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公司经理和董事长均无权作出担保决议。
    CD两项,为公司股东提供担保的决议只能由股东会作出,而董事会无权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