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我国法的溯及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的原则 B.行政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C.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的原则 D.法治的一般要求是新法不具有溯及力

题目
(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我国法的溯及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的原则
B.行政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C.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的原则
D.法治的一般要求是新法不具有溯及力


相似考题
更多“(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我国法的溯及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下列有关法的溯及力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在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

    B.近现代国家通行法溯及既往原则

    C. 新法生效之前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新法,称为“法不溯及既往”

    D.只有刑法才存在法的溯及力问题


    正确答案:C
    8.【答案】C 【考点】 法的溯及力【解析】 《立法法》第84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所以A错误,不当选.近现代国家通行不溯及既往原则,所以B错误,不当选.

  • 第2题:

    法律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法律溯及力问题的是( )。

    A.我国刑法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罪轻的,可以适用新法

    B.凡是本国人,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受本国法的约束

    C.一国法对它所管辖的领土内的一切人都有约束力和强制力,而不论他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

    D.民族自治条例,只适用于该民族自治地区空间范围内


    正确答案:A
    29.A【解析】只有A项是法的溯及力问题;而B、C项都是法的对象效力范围问题;D项则是法的空间效力问题。

  • 第3题:

    下列关于法的溯及力的陈述正确的有()。

    A: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
    B:法的溯及力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C: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就具有溯及力
    D: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E: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溯及力。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时间效力。

  • 第4题:

    关于法律的时间效力,下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研究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B.我国法律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也存在例外
    C.法律效力的终止是指通过明令废止或默示废止的形式而终止某一法律的效力
    D.法律的生效时间即指法律制定的时间

    答案:D
    解析:
    法律的生效是指法从何时开始起发生法律效力,它生效的时间主要有三种形式: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由法律规定具体的生效时间;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D选项仅仅指出了一种法律的生效时间。

  • 第5题:

    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下列哪项?()

    • 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 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 C、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 D、法律颁布后,对它制定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力的问题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关于法的溯及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 B、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 C、法律都具有溯及力
    • D、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多选题
    关于法的效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0年真题]
    A

    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具有域外效力

    B

    无国籍人在我国无须遵守我国法律

    C

    有些法律从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D

    我国《刑法》关于法的溯及力实行的是“从旧兼从重”原则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法律效力分为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时间效力。在我国,有些法律(如刑法)、法规还具有域外效力。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有几种情况,其中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内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以外,也都适用我国法律。从法律公布之日起即开始生效,我国大量法律均属此种情形。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就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 第8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法的溯及力的陈述正确的有()。
    A

    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

    B

    法的溯及力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C

    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就具有溯及力

    D

    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E

    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空间效力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溯及力。E项错误,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时间效力。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下列哪项?()
    A

    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B

    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C

    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D

    法律颁布后,对它制定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力的问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我国刑法溯及力的陈述,正确的是()。
    A

    没有溯及力

    B

    有溯及力

    C

    有条件的溯及既往

    D

    我国刑法对此无明确规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不具有溯及既往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我国刑法关于法的溯及力实行的是(  )。[2006年真题]
    A

    从旧原则

    B

    从轻原则

    C

    从旧兼从轻原则

    D

    溯及既往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法律的溯及力,亦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法生效后,是否可以适用于其生效前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和行为;如果可以适用,则该法律有溯及力,如果不能适用,则该法律没有溯及力。我国在刑法中关于法的溯及力实行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也就是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应当适用旧法,即“从旧”;但是如果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的,应当适用新法,即“从轻”。

  • 第13题:

    老王与酒楼订有供应山鸡的合同,每只山鸡60元,但合同为定期限。由于酒楼发现吃山鸡的客人非常少,一段时间之后便要求解除合同,老王也同意了。关于双方合同解除行为的溯及力问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有无溯及力由双方约定

    B、如果无约定的话,无溯及力

    C、如果无约定的话,有溯及力

    D、双方必须约定有无溯及力,否则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B

  • 第14题:

    :法律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湖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下列属于法律溯及力问题的是( )。

    A.一国法对它所管辖的领土内的一切人都有约束力和强制力;而不论他是本国入还是外国人

    B.民族自治条件,只适用于该民族自治地区空间范围内

    C.我国刑法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罪轻的,可以适用新法

    D.凡是本国人,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受本国法的约束力


    正确答案:C
    对于刑法的溯及力,各国采取不同的原则,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从旧原则,即刑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2)从新原则,即新法对于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一律适用,具有溯及力。(3)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旧法(行为时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时,依照旧法处理。(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 C项提及“从理兼从轻”的原则,所以答案为C

  • 第15题:

    下列有关法的溯及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通过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B.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一般以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
    C.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通例是“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也称为“有利原则”
    D.在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


    答案:B,D
    解析:
    【精解】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法律的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法律通过后,凡是未经公布的,都不能发生法的效力。A错误。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通例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也称为“有利原则”。C错误。B、D项表述正确。

  • 第16题:

    下列关于商标撤销效力表述正确的有()

    A.撤销具有溯及力,商标权视为自始不存在;
    B.对法院作出但未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C.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并已经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决定不具有溯及力;
    D.对已经履行的商标转让或使用许可合同不具有溯及力

    答案:A,C,D
    解析:

  • 第17题:

    下列有关我国刑法溯及力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溯及力
    • B、有溯及力
    • C、有条件的溯及既往
    • D、我国刑法对此无明确规定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单选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
    A

    刑法适用禁止扩大解释

    B

    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原则

    C

    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兼从轻原则

    D

    刑法适用禁止类推


    正确答案: A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和处什么刑,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作为它的派生原则包括:①排斥习惯法;②禁止类推;③刑法无溯及效力;④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⑤明确性原则;⑥实体的适当原则。扩大解释作为刑法解释方法之一,在不违背立法目的的前提下是可以适用的。

  • 第19题:

    多选题
    关于法律溯及力,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

    刑事法律若具有溯及力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也违反正义的原则

    B

    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

    C

    在某些现代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

    D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法律溯及力,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A项,如果刑事法律溯及既往,则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可以用后立法的形式控制人们的行为,国家权力很容易滥用和扩张,这是不公平和不正义的治理方式。
    B项,法律应当具有普遍性和可预测性,人们根据法律从事一定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使法律具有了可预测性,从而巩固了法律的确定性
    C项,民事法律为私法,出于利于保障权利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的溯及力。
    D项,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合理性原则等,法不溯及既往仅仅为责任法定原则的一部分内容。

  • 第2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
    A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

    新法优于旧法

    C

    法律以溯及既往为原则

    D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正确答案: D,C
    解析:
    《立法法》根据法的效力原理和法理的原则,还具体规定了一般法和特别法、新法和旧法的效力关系。在一般法和特别法的效力关系方面,适用的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在新法和旧法的效力关系方面,适用的是“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关于法律的溯及力,现代国家一般采取的原则是:首先,法律不溯及既往。其次,作为对“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补充,许多国家在法律上还规定新法可以有条件地适用于既往行为,即实行“有利追溯”原则。《立法法》第79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法的溯及力[2003年真题]

    正确答案:
    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律可否适用于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的问题,如适用则有溯及力,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著名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首次从理论上明确提到和论及了法的溯及力问题。西方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基本上从法律上确立了这一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的变迁,各国对法不溯及既往又有新的认识,普遍认为法不溯及既往不应是绝对的,法不溯及既往是原则,有利追溯是例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法的溯及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B

    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C

    法律都具有溯及力

    D

    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据此,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具有溯及力。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我国法律对生效前发生的行为或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

    以不具有溯及力为一般准则

    B

    一律不具有溯及力

    C

    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在司法判决中,针对特定的个案,可以具有溯及力

    D

    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经立法机关审查批准,可以具有溯及力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否则就无溯及力(不溯及既往)。关于法律溯及力的问题,一般通行两个原则:第一,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即国家不能用现在制定的法律去指导人们过去的行为,更不能对人们过去从事某种当时合法而根据现在法律规定属于违法的行为,依照现在的法律予以处罚。第二,法律规范的效力有条件的溯及既往。我国立法法第84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做的特别规定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