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下列有关法的溯及力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在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
B.近现代国家通行法溯及既往原则
C. 新法生效之前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新法,称为“法不溯及既往”
D.只有刑法才存在法的溯及力问题
第2题:
法律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法律溯及力问题的是( )。
A.我国刑法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罪轻的,可以适用新法
B.凡是本国人,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受本国法的约束
C.一国法对它所管辖的领土内的一切人都有约束力和强制力,而不论他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
D.民族自治条例,只适用于该民族自治地区空间范围内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下列哪项?()
第6题:
关于法的溯及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具有域外效力
无国籍人在我国无须遵守我国法律
有些法律从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我国《刑法》关于法的溯及力实行的是“从旧兼从重”原则
第8题:
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
法的溯及力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就具有溯及力
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空间效力
第9题:
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法律颁布后,对它制定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力的问题
第10题:
没有溯及力
有溯及力
有条件的溯及既往
我国刑法对此无明确规定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从旧原则
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溯及既往原则
第13题:
A、有无溯及力由双方约定
B、如果无约定的话,无溯及力
C、如果无约定的话,有溯及力
D、双方必须约定有无溯及力,否则无法确定
第14题:
:法律溯及力:又称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具有湖及力;如果不适用,则不具有溯及力。下列属于法律溯及力问题的是( )。
A.一国法对它所管辖的领土内的一切人都有约束力和强制力;而不论他是本国入还是外国人
B.民族自治条件,只适用于该民族自治地区空间范围内
C.我国刑法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罪轻的,可以适用新法
D.凡是本国人,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受本国法的约束力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有关我国刑法溯及力的陈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刑法适用禁止扩大解释
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原则
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新兼从轻原则
刑法适用禁止类推
第19题:
刑事法律若具有溯及力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也违反正义的原则
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
在某些现代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20题: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新法优于旧法
法律以溯及既往为原则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第21题:
第22题: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法律都具有溯及力
法律生效以后,如果对其生效以后的事件和行为适用的话,就具有溯及力
第23题:
以不具有溯及力为一般准则
一律不具有溯及力
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在司法判决中,针对特定的个案,可以具有溯及力
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经立法机关审查批准,可以具有溯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