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2007年真题)唐律中规定的附加劳役一年的流刑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秦朝常用的财产刑有()。

    A.死刑

    B.肉刑

    C.劳役刑

    D.迁刑

    E.赀刑


    参考答案:E

  • 第2题:

    依据唐律的规定,对于判处流刑的罪犯,还需服劳役(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A
    解析:
    【精解】唐朝的流刑分为三等,即流2 000里、流2500里和流3000里。对于“三流”犯罪,都要同时服劳役1年,故选A项。后来唐太宗在“三流”之外增设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宽待刑,加役流服劳役3年。加役流不属于法定流刑刑种。

  • 第3题: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秦律》是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
    B.从隋朝到清末司法改革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三法司为主体
    C.关于“违契不偿”的法律式规定于《唐律疏议》中
    D.唐律五刑二十等中,不包括“加役流”这种流刑


    答案:A,C,D
    解析:
    【精解】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是《秦律》,故选A项。从隋朝到清末司法改革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般以三法司为主体,隋、唐、宋时期的三法司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明、清时期为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但有一个朝代是个例外,即元朝,因为元朝取消了大理寺的设置,没有完整的“三法司”制度。故B项表述错误。关于“违契不偿”的法律正式规定于《唐律疏议》中,所谓“违契不偿”,是指对不计利息的“负债”,因违法契约而不予赔偿的情形,有关“违契不偿”的规定属于民事规范的范畴。故C项正确。唐律五刑分为二十等,其中,笞刑、杖刑和徒刑各为五等,流刑三等,不包括加役流,死刑二等。故D项正确。

  • 第4题:

    唐律五刑的排列顺序是笞、杖、徒、流、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是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刑罚,但是明律中却没规定这种刑罚。

    • A、充军刑
    • B、枷号刑
    • C、廷杖
    • D、劳役刑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
    • 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
    • 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 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唐律所规定的五刑包括()。

    • A、笞刑
    • B、杖刑
    • C、徒刑
    • D、流刑
    • E、死刑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

    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

    B

    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

    C

    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D

    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


    正确答案: D
    解析:
    唐律承用隋《开皇律》中所确立的笞、杖、徒、流、死五刑,作为基本的法定刑,其具体规格稍有不同。①笞刑,即用法定规格的荆条责打犯人的臀或腿,自10至50分为5等,每等加10,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等,用于惩罚轻微或过失的犯罪行为。②杖刑,即用法定规格的“常行杖”击打犯人的臀、腿或背,自50至100分为5等,每等加10,稍重于笞刑。③徒刑,即在一定时期内剥夺犯人的人身自由并强迫其戴着钳或枷服劳役,自1年至3年分为5等,每等加半年,是一种兼具羞辱性和奴役性的惩罚劳动。④流刑,即将犯人遣送到指定的边远地区,强制其戴枷服劳役1年,且不准擅自迁回原籍的一种刑罚,自2000里至3000里分为三等,每等加500里,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较重的刑罚。妇女犯流罪的在原地服劳役3年。⑤死刑,即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是五刑中最重的一种,分为斩、绞两等,绞因得以保全遗体而稍轻于斩。

  • 第9题:

    多选题
    唐律所规定的五刑包括()。
    A

    笞刑

    B

    杖刑

    C

    徒刑

    D

    流刑

    E

    死刑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凌迟刑最早规定在( )中。
    A

    《庆元条法事类》

    B

    《宋刑统》

    C

    《唐律疏议》

    D

    《明大诰》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题考查凌迟刑
    凌迟作为死刑的一种,始于五代时的西辽,至南宋在《庆元条法事类》中,正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唐律规定的五刑制度。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是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刑罚,但是明律中却没规定这种刑罚。
    A

    充军刑

    B

    枷号刑

    C

    廷杖

    D

    劳役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是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刑罚,但是明律中却没规定这种刑罚。

    A.充军刑

    B.枷号刑

    C.廷杖

    D.劳役刑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2006年真题)最早规定“奸党罪”的法典是(  )。
    A.《唐律》
    B.《宋刑统》
    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答案:C
    解析:
    解析:明朝首创奸党罪,《大明律》还专章规定了奸党罪,设有奸党专条。

  • 第15题:

    强制犯人劳役的刑罚是封建制五刑中的()。

    • A、流
    • B、徒
    • C、笞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唐律中的五刑包括流、死()。

    • A、笞
    • B、杖
    • C、徒
    • D、墨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秦朝常用的财产刑有()。

    • A、死刑
    • B、肉刑
    • C、劳役刑
    • D、迁刑
    • E、赀刑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凌迟刑最早规定在( )中。

    • A、《庆元条法事类》
    • B、《宋刑统》
    • C、《唐律疏议》
    • D、《明大诰》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强制犯人劳役的刑罚是封建制五刑中的()。
    A

    B

    C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唐律》五刑的结构和主要内容。[2016年真题]

    正确答案:
    《唐律》中的五刑分别为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具体内容如下:
    (1)死刑,是指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是五刑中最重的一种。唐律只规定绞、斩两种死刑,较前代轻缓了许多,绞也因得以保全遗体而稍轻于斩。
    (2)流刑,是指将犯人遣送到指定的边远地区,强制其戴钳或枷服劳役一年,且不准擅自迁回原籍的一种刑罚。唐律规定流刑有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规定加役流刑,除流三千里外,还要居作三年,用以替代某些死刑。
    (3)徒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剥夺犯人的人身自由并强迫其戴着钳或枷服劳役的一种刑罚。唐律把徒刑分为五等,即徒刑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
    (4)杖刑,是指用法定规格的“常行杖”(又称法杖)击打犯人的臀、腿或背的一种刑罚。唐律杖刑分为杖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共五等。
    (5)笞刑,是指用法定规格的荆条责打犯人的臀或腿的一种刑罚。唐律笞刑分为笞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共五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唐律五刑的排列顺序是笞、杖、徒、流、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秦朝常用的财产刑有()。
    A

    死刑

    B

    肉刑

    C

    劳役刑

    D

    迁刑

    E

    赀刑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唐律中的五刑包括流、死()。
    A

    B

    C

    D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