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古代的本草典籍有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中华本草》D:《神农本草经》E:《本草经集注》”相关问题
  • 第1题:

    创立了“诸病通用药”专项的典籍是 A.《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SX

    创立了“诸病通用药”专项的典籍是

    A.《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重修政和本草》

    E.《神农本草》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我国古代最大型的药学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蒙筌》


    参考答案:C

  • 第3题:

    当代本草代表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中华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本草纲目拾遗》新增的药物可能见于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中华本草》


    正确答案:E

  • 第5题:

    创立了“诸病通用药”专项的典籍是

    A:《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重修政和本草》
    E:《神农本草》

    答案:B
    解析:
    考察重点是对主要的本草典籍的掌握。南朝·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创设了“诸病通用药”专项,以病证类药,如治风项有防风、防己、独活等,治小便淋漓有滑石、冬葵子等,治瘿瘤有海藻、昆布等,利于临证遣药参考。

  • 第6题:

    古代的本草典籍有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中华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本草经集注》

    答案:B,D,E
    解析:
    《黄帝内经》属于医学典籍,《中华本草》属于常用药品集和专著。

  • 第7题: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中华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
    E.《神农本草经集注》

    成书于明代的本草著作是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点是《本草纲目》和《中华本草》的写作时长和成书年代。李时珍历时27年,终于在明万历六年完成了《本草纲目》。《中华本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总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历时10年,于1999年出版。

  • 第8题:

    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是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植物名实图考》
    E:《本草经集注》

    答案:D
    解析:

  • 第9题:

    赵学敏编著《本草纲目拾遗》时不可能参考的书是()

    • A、《神农本草经》
    • B、《本草经集注》
    • C、《本草纲目》
    • D、《新修本草》
    • E、《中华本草》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单选题
    赵学敏编著《本草纲目拾遗》时不可能参考的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本草经集注》

    C

    《本草纲目》

    D

    《新修本草》

    E

    《中华本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古代药物学著作中掌握药物超过1000味的著作有()。
    A

    《神农本草经》

    B

    《本草经集注》

    C

    《新修本草》

    D

    《证类本草》

    E

    《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最早归纳了五味基本作用的医籍是()。
    A

    《神农本草经》

    B

    《本草经集注》

    C

    《本草纲目》

    D

    《黄帝内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学者学习中药学的发展史后,颇有心得,提出如下问题。第一次总结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中华本草》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中华本草》

    成书于唐代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中华本草》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 第14题:

    载药最多的本草著作是

    A、《新修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神农本草经集注》

    D、《本草纲目》

    E、《证类本草》


    参考答案:D

  • 第15题:

    将药物按照自然属性进行区分的本草典籍是( )。

    A.《本草纲目》

    B.《重修政和本草》

    C.《本草经集注》

    D.《神农本草经》

    E.《外台秘要》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以三品分类的本草典籍是

    A:《本草纲目》
    B:《中华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经集注)
    E:《新修政和本草》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古代著名本草典籍的特点。《神农本草经》分类原则是将所载365种中药按上、中、下三品分类。上品120种,无毒,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中品120种,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下品125种,多毒,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

  • 第17题:

    创立了“诸病通用药”专项的典籍是

    A.《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重修政和本草》
    E.《神农本草》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下列哪部本草典籍是以三品分类法来进行分类的

    A.《本草纲目》
    B.《中华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经集注》
    E.《新修政和本草》

    答案:C
    解析:
    C此题考查古代著名本草典籍的特点。《神农本草经》分类原则是将所载365种中药按上、中、下三品分类。上品120种,无毒,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中品120种,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下品125种,多毒,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故答案为C。

  • 第19题: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中华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
    E.《神农本草经集注》

    历时10年完成的本草著作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点是《本草纲目》和《中华本草》的写作时长和成书年代。李时珍历时27年,终于在明万历六年完成了《本草纲目》。《中华本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总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历时10年,于1999年出版。

  • 第20题:

    古代药物学著作中掌握药物超过1000味的著作有()。

    • A、《神农本草经》
    • B、《本草经集注》
    • C、《新修本草》
    • D、《证类本草》
    • E、《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D,E

  • 第21题:

    单选题
    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是()。
    A

    《神农本草经》

    B

    《神农本草经集注》

    C

    《唐本草》

    D

    《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创立了“诸病通用药”专项的典籍是(  )。
    A

    《本草经》

    B

    《本草经集注》

    C

    《本草纲目》

    D

    《重修政和本草》

    E

    《神农本草》


    正确答案: E
    解析:
    南朝·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创设了“诸病通用药”专项,以病证类药,如治风项有防风、防己、独活等,治小便淋漓有滑石、冬葵子等,治瘿瘤有海藻、昆布等,利于临证遣药参考。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三品分类的本草典藉是(  )。
    A

    《本草纲目》

    B

    《中华本草》

    C

    《神农本草经》

    D

    《本草经集注》

    E

    《新修政和本草》


    正确答案: A
    解析:
    《神农本草经》分类原则是将所载365种中药按上、中、下三品分类。上品120种,无毒,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中品120种,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下品125种,多毒,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