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制备蛋白多肽缓释微球的最常用的方法有()
A.相分离法
B.喷雾干燥法
C.熔融挤出法
D.复乳液中干燥法
E.低温喷雾提取
第2题:
可用于注射的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给药系统有
A、脂质体
B、纳米粒
C、乳剂
D、输注泵
E、微球
第3题:
下列有关靶向制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口服微球剂可被动靶向于肝
B.常用超声分散法制备微球
C.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后,可在体内延缓释放
D.白蛋白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材料之一
E.药物包封于脂质体中,可增加稳定性
第4题:
蛋白多肽类药物可用于鼻腔给药的剂型是 ( )。
A.散剂
B.滴鼻剂
C.微型胶囊剂
D.喷鼻剂
E.微球剂
第5题:
第6题:
以下不属于采用制剂学方法来提高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
第7题:
蛋白多肽类药物可用于鼻腔给药的剂型是()
第8题:
制备蛋白多肽缓释微球的最常用的方法有()
第9题:
蛋白多肽类药物注射剂的制备与化学药物注射剂基本相同
普通过滤不会影响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空间构象
相同品种的冻干粉针注射剂比溶液型注射剂具有更长的有效期
蛋白多肽类药物极易吸附于制备装置表面
第10题:
脂质体
纳米粒
乳剂
输注泵
微球
第11题:
微球可使药物缓释
微球载体材料可用白蛋白
微球可以作为靶向给药的载体
核-壳型属于微球
药物制成微球能改善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
第12题:
骨架材料的种类和比例
微球的制备工艺
微球的形态、大小
微球中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包封率
微球中蛋白多肽类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第13题:
关于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制备工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蛋白多肽类药物注射剂的制备与化学药物注射剂基本相同
B、普通过滤不会影响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空间构象
C、相同品种的冻干粉针注射剂比溶液型注射剂具有更长的有效期
D、蛋白多肽类药物极易吸附于制备装置表面
第14题:
影响微球注射剂释药的因素有
A.骨架材料的种类和比例
B.微球的制备工艺
C.微球的形态、大小
D.微球中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包封率
E.微球中蛋白多肽类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第15题:
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的制备技术有哪些?常用哪两种?
第16题:
制备蛋白多肽缓释微球的最常用的方法有( )。
A.相分离法
B.喷雾干燥法
C.熔融挤出法
D.复乳一液中干燥法
E.低温喷雾提取
第17题:
制备蛋白多肽药物缓释微球的骨架材料最常用()
第18题:
以下关于微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影响微球注射剂释药的因素有()
第20题:
PLA
PLGA
PVP
PVC
PEG3000
第21题:
尽可能选用日剂量较小的药物
要考虑到骨架材料降解后对注射部位微环境酸度的改变以及对蛋白多肽类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微球的释药模式以体外为准
疫苗不能制备成缓释微球
缓释微球释药时突释作用应小
第22题:
缓释微球和缓释植入剂
注射用无菌粉末与缓释微球
溶液型注射剂和混悬型注射剂
溶液型注射剂和注射用无菌粉末
普通注射剂与缓释、控释型注射给药系统
第23题:
相分离法
喷雾干燥法
熔融挤出法
复乳液中干燥法
低温喷雾提取
第24题:
散剂
凝胶剂
微型胶囊剂
脂质体
微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