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有关肝药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在体内仅被肝药酶代谢
B、经肝药酶代谢后药物毒性消失
C、作用有很高的选择性,但活性有限
D、肝药酶代谢后有些药物毒性增加
E、其活性主要受遗传影响
第2题:
A、药物与其作用靶标的亲和力过强
B、药物与非靶部位的各种受体发生相互作用
C、药物的代谢产物有活性或毒性
D、药物靶标被过度抑制
第3题:
[103~104]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药物因素
A.药理作用
B.药品中杂质
C.药物的相互作用
D.药物的理化性质、副产物、代谢产物的作用
E.药物赋形剂、溶剂、染色剂等附加剂的影响
103.青霉素的代谢产物青霉烯酸可导致过敏,属于
104.“亮菌甲素”的溶剂二甘醇在体内水解为草酸,导致肾皮质损伤和肾衰竭,属于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下列对甲硝唑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7题:
最易遭受化学毒性代谢产物损伤的器官是()
第8题:
心
肝
脾
肺
肾
第9题:
异烟肼
利福平
辛伐他汀
吡罗昔康
酮康唑
第10题:
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
对骨髓细胞中巯基起作用,导致谷胱甘肽代谢障碍
抑制白细胞中DNA合成,导致染色体畸变
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作用
形成具有自身抗原性质的变性蛋白,使白细胞凝集和破坏
第11题:
导致血管麻痹
半衰期长,药物体内蓄积
肝毒性
肾毒性
可引起代谢产物--氰化物蓄积,导致细胞缺氧
第12题:
药效作用
抗原抗体反应
毒性作用
药物蓄积作用
药物代谢产物所致的毒性反应
第13题: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曾针对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肝损伤风险的因素,认为以下四点情况可能会增加肝损伤风险:①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②生何首乌较之制何首乌可能更易导致肝损伤。③有服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④同时使用其他可导致肝损伤的药品。提醒医务人员及患者予以注意。
通报中所提出的“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的使用方法,可认为该不良反应是A、变态反应
B、毒性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副作用
E、后遗效应
通报中所提出的“生何首乌较之制何首乌可能更易导致肝损伤”的注意点,可反映A、炮制增效减毒的影响作用
B、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C、品种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D、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E、采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通报中所提出的“有服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的注意点,可反映哪种影响因素A、生理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药物因素
E、心理因素
第14题:
A、对乙酰氨基酚是具有直接肝毒性的药物,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越容易导致严重肝损伤
B、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与宿主的特异体质相关,与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也相关
C、特异质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药物、宿主及环境因素均相关,也可能有三种因素的协同作用
D、特异质性肝损伤多由药物代谢相关的酶缺乏或活性低下,或个体免疫应答异常所致
E、氧化应激是药物性肝细胞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第15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11~113 题:
第 111 题 药物的代谢产物,具有肝毒性
第16题:
第17题:
变态反应性药疹发病机制为:()
第18题:
最易遭受毒性代谢产物损伤的器官是()
第19题:
心
肝
脾
肺
肾
第20题:
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
对骨髓细胞中巯基起作用,导致谷胱甘肽代谢障碍
抑制白细胞中DNA合成,导致染色体畸变
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作用
形成具有自身抗原性质的变性蛋白,使白细胞凝集和破坏
第21题:
药物在体内代谢仅受肝药酶的影响
经肝药酶代谢后药物毒性消失
作用有很高的选择性,但活性有限
经肝药酶代谢后有些药物毒性可增加
其活性主要受遗传影响,不受生理病理的影响
第22题:
经肝药酶代谢后有些药物毒性可增加
作用有很高的选择性,但活性有限
其活性主要受遗传影响,不受生理病理影响
药物在体内代谢仅受肝药酶的影响
经肝药酶代谢后药物毒性消失
第23题:
掠夺营养
移行所致机械损伤
异位损害
代谢产物诱发免疫损伤
成虫定居处的组织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