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第2题:
A、二者可结合
B、先药物改善失眠
C、先健康教育改善睡眠
D、药物逐渐减量
E、失眠症状有所改善后,再心理治疗
第3题: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
A.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B.单个医疗单位
C.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药效
D.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药效和不良反应
E.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不良反应
第4题:
A、中、后定期体检和做有关化验检查
B、最好使用长效制剂,避免合用多种药物
C、开始小剂量,缓慢增量,治疗剂量为成人的 1/3~1/2
D、尽可能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E、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产生
第5题:
定量药物利用研究的结果可以:
A.比较不同治疗组的药物使用情况
B.为药物生产提供依据
C.作为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的分母
D.提供药物的医疗效果
E.推断人群中不同疾病种类的药物利用状况
第6题:
第7题:
错误的老年人用药原则是()
第8题:
关于失眠症的药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第9题:
水产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是()
第10题:
药物流行病学实施应用的价值不包括()
第11题:
可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
更方便的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
可进行药物应用的研究
样本更大,数据估测更确切
可在特殊人群中进行
第12题:
为药物注册申请提供充分依据
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
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
第13题:
关于特殊人群失眠症的药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老年失眠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手段
B、老年失眠患者如必需使用BZDs药物时,应先给予大剂量,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
C、为避免药物通过乳汁而影响婴儿,哺乳期失眠患者,推荐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
D、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失眠妇女,依据症状和激素水平给予必要的激素替代治疗。
E、共病精神障碍患者,应该由精神科执业医师按专科原则治疗和控制原发病,同时治疗失眠症状
第14题:
药物流行病学实施应用的价值不包括
A、可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
B、更方便地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
C、可进行药物应用的研究
D、样本更大,数据估测更确切
E、可在特殊人群中进行
第15题:
Ⅳ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
A.为药物注册申请提供充分依据
B.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C.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D.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
E.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
第16题:
药物流行病学实施应用的价值不包括
A.可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
B.更方便的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
C.可进行药物应用的研究
D.样本更大.数据估测更确切
E.可在特殊人群中进行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错误的老年人用药原则是( )
第20题:
因不良反应很小,可在老年人群中使用的治疗失眠症的药物为()
第21题:
失眠症药物治疗时应避免长期用药,一般以1~2周为宜。
第22题:
药物不良反应既往史
因多种疾病而使用多种药物
肾脏和肝脏功能降低
行动迟缓
依从性差
第23题:
艾司唑仑
佐匹克隆
雷美尔通
米氮平
唑吡坦和帕罗西汀联用
第24题:
可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
更方便地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
可进行药物应用的研究
样本更大,数据估测更确切
可在特殊人群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