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一般情况β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的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值随桩间土应力比增大而变小。
第5题:
下列地基处理技术中,()是一种低强度混凝土桩,可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承载力共同作用,并可传递荷载到深层地基中去,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
第6题:
0.14
0.16
0.18
0.20
第7题:
由桩端位于不可压缩层的刚性桩体与桩间土共同组成的地基
由桩端位于可压缩层的刚性桩体与桩间土共同组成的地基
由桩端位于不可压缩层的柔性桩与桩间土共同组成的地基
由桩端位于可压缩层上的柔性桩与桩间土共同组成的地基
第8题:
桩端地基土的端阻力
桩端地基土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第9题:
施工设计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
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宜取0.75~0.95
第10题:
在压板或路堤下设置垫层是为了减小桩土荷载分担比,以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承载力
设置褥垫层的目的对筏板基础是减小桩土应力比,对路堤是为了增加桩土应力比
设置褥垫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排水,有效减少之后沉降量
在筏堤下设垫层均为提高桩土应力比,以充分利用桩的承载力
第11题:
CFG桩施工时对桩间土有扰动
CFG桩桩体变形较小,桩间土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
在桩与基础之间采用了褥垫层,桩体分担了较多的荷载
桩的置换率较大,桩间土承担的荷载较小
第12题: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桩周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时,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0.1~0.4
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小于桩周土承载力特征值平均值时,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0.5~0.9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某地基完成振冲碎石桩加固后,在桩顶和基础间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铺设垫层的工程作用?()
第17题:
计算CFG复合地基承载力时,桩间土承载力应进行折减,这是因为()。
第18题:
采用非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承载力等于地基土天然承载力
采用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承载力应大于地基土天然承载力
对可挤密的桩间土采用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承载力高于地基土天然承载力
对不可挤密的结构性土采用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承载力应小于天然地基承载力
第19题:
灰土桩
砂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夯实水泥土复合桩
第20题:
散体材料桩桩端位于可压缩层,桩顶不设垫层,桩体与桩间土共同组成的地基
散体材料桩桩端位于不可压缩层,桩顶设垫层,桩体与桩间土共同组成的地基
刚性桩桩端位于可压缩层,桩顶不设垫层,桩体与桩间土共同组成的地基
刚性桩桩端位于不可压缩层,桩顶不设垫层,且桩体压缩模量大于桩间土压缩模量,桩体与桩间土共同组成的地基
第21题:
第22题:
28
32
36
40
第23题:
可起水平排水通道作用
可使桩间土分担更多荷载
可增加桩土应力比
可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