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后浇带的特点错误的是()。
第5题: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长度超过( )m时,宜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
第6题:
箱形基础采取内外墙与顶板分次支模浇筑方法施工,其施工缝应留设在墙体上,位置应在底板以上300mm。
第7题:
关于后浇带的设置,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第8题:
箱形基础的底板、内外墙和顶板的支模和灌注,可采取内外墙与顶板分次支模浇筑方法施工,其施工缝应留设在墙体上,位置应在底板以上()mm处,外墙接缝应设成凸缝或设止水带。
第9题:
1周
2周
3周
4周
第10题:
第11题:
在大面积筏形基础中,每隔20m至40m留一道后浇带,可以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
高层主楼与裙房之间,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有适应调整两者之间的沉降差的作用
长宽很大的上部结构每隔30~40m设置施工后浇带,是为了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
大面积基础的后浇带和上部结构的后浇带均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0天后将其填灌
第12题:
10
20
30
40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箱形基础的底版、内外墙和顶板宜连续浇筑完毕。如设置后浇带,应在顶板浇筑后至少()以后再进行补缝施工。
第17题: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长度超过()m时,宜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后浇带),后浇带宽不宜小于80cm,在后浇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
第18题:
箱形基础当设置贯通后浇带,缝宽不宜小于800mm,在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顶板浇灌后,相隔(C)d,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并加强养护。
第19题:
以下关于后浇带设置,说法正确的有()。
第20题:
第21题:
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可留成平直缝或阶梯缝
后浇带应优先选用补偿收缩的混凝土
后浇带注后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天后,再施工后浇带
第22题:
后浇带是在较长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在室内或土中为30m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一般以两个星期为宜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第23题:
20
30
4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