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县公安机关侦破一贩卖毒品案件,缴获冰毒50公斤。犯罪嫌疑人贾某因涉嫌贩卖毒品罪于3月1日被刑事拘留,4月1日被执行逮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贾某执行刑事拘留后,通知家属有碍侦查的,可暂不予通知B.对贾某执行刑事拘留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C.对贾某执行逮捕后,通知家属有碍侦查的,可暂不予通知D.对贾某执行逮捕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

题目

甲县公安机关侦破一贩卖毒品案件,缴获冰毒50公斤。犯罪嫌疑人贾某因涉嫌贩卖毒品罪于3月1日被刑事拘留,4月1日被执行逮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贾某执行刑事拘留后,通知家属有碍侦查的,可暂不予通知

B.对贾某执行刑事拘留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

C.对贾某执行逮捕后,通知家属有碍侦查的,可暂不予通知

D.对贾某执行逮捕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


相似考题
更多“甲县公安机关侦破一贩卖毒品案件,缴获冰毒50公斤。犯罪嫌疑人贾某因涉嫌贩卖毒品罪于3月1日被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将500克冰糖冒充“冰毒”,卖给执行“卧底”任务的缉毒警察,被当场抓获。甲的行为( )。

    A.构成诈骗罪
    B.构成贩卖毒品罪
    C.构成非法经营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解析:
    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对于将假毒品冒充真毒品,诱骗他人上当而购买的,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应以诈骗罪论处。对于不知是假毒品,而误认为真毒品进行贩卖的,属于对象认识错误,以贩卖毒品罪定罪,但以未遂处理。本题中,甲明知不是真毒品,而用冰糖冒充,诱骗警察上当而购买,成立诈骗罪,不成立贩卖毒品罪:A选项正确,B、D选项错误。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甲从事的不是经营活动,不成立非法经营罪,c选项错误。

  • 第2题:

    甲窃得一包冰毒后交乙代为销售,乙销售后得款3万元与甲平分。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甲的行为触犯盗窃罪与贩卖毒品罪
    B.甲贩卖毒品的行为侵害了新的法益,应与盗窃罪实行并罚
    C.乙的行为触犯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转移毒品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对乙应以贩卖毒品罪一罪论处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贩卖毒品罪、盗窃罪。 AB项,甲盗窃毒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违禁品虽然国家禁止或者限制流通,但是仍然属于财物,对违禁品可以成立侵犯财产的犯罪。甲要求乙销售毒品的行为成立贩卖毒品罪的教唆犯。因为甲的盗窃罪侵犯的是财产利益,贩卖毒品罪侵犯的是公众健康,所以不符合“事后不可罚”原则所要求的第二个行为没有侵犯新的法益的要求,理应数罪并罚。故AB项正确。
    CD项,乙接受甲的要求,销售毒品的,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实行犯。同时触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但是二罪属于法条竞合的关系,只定贩卖毒品罪。转移毒品罪,是为他人的毒品犯罪转移毒品,逃避司法机关追查的行为。乙是甲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其对毒品的实际转移,属于贩卖行为的内容,不能成立转移毒品罪等毒赃犯罪。乙销售毒品的行为,同时是为甲的盗窃罪销售赃物的行为,符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成立条件,与贩卖毒品罪成立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罚,只定贩卖毒品罪。故C项错误,D项正确。

  • 第3题:

    甲找到好友乙欲购买一些海洛因,乙说他看见丙家有一些海洛因,最后甲与丙成交,则(  )。
    A.甲成立贩卖毒品罪
    B.乙成立贩卖毒品罪
    C.丙成立贩卖毒品罪
    D.甲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乙不成立犯罪,丙成立贩卖毒品罪


    答案:B,C
    解析:
    解析:对于居间介绍买卖毒品的,无论是否获利,均以贩卖毒品罪的共犯论处,乙成立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因此,丙成立贩卖毒品罪,但甲是否成立贩卖毒品罪,关键看是否以贩卖为目的,如果不以贩卖为目的则有可能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由于本题交代不明,故不能断定甲成立贩卖毒品罪。

  • 第4题:

    甲窃得一包冰毒后交乙代为销售,乙销售后得款3万元与甲平分。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5年)

    A.甲的行为触犯盗窃罪与贩卖毒品罪
    B.甲贩卖毒品的行为侵害了新的法益,应与盗窃罪实行并罚
    C.乙的行为触犯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转移毒品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对乙应以贩卖毒品罪一罪论处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贩卖毒品罪、盗窃罪。 AB项,甲盗窃毒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违禁品虽然国家禁止或者限制流通,但是仍然属于财物,对违禁品可以成立侵犯财产的犯罪。甲要求乙销售毒品的行为成立贩卖毒品罪的教唆犯。因为甲的盗窃罪侵犯的是财产利益,贩卖毒品罪侵犯的是公众健康,所以不符合“事后不可罚”原则所要求的第二个行为没有侵犯新的法益的要求,理应数罪并罚。故AB项正确。
    CD项,乙接受甲的要求,销售毒品的,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实行犯。同时触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但是二罪属于法条竞合的关系,只定贩卖毒品罪。转移毒品罪,是为他人的毒品犯罪转移毒品,逃避司法机关追查的行为。乙是甲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其对毒品的实际转移,属于贩卖行为的内容,不能成立转移毒品罪等毒赃犯罪。乙销售毒品的行为,同时是为甲的盗窃罪销售赃物的行为,符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成立条件,与贩卖毒品罪成立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罚,只定贩卖毒品罪。故C项错误,D项正确。

  • 第5题:

    甲窃得一包冰毒后交乙代为销售,乙销售后得款3万元与甲平分。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触犯盗窃罪与贩卖毒品罪

      B.甲贩卖毒品的行为侵害了新的法益,应与盗窃罪实行并罚

      C.乙的行为触犯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转移毒品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对乙应以贩卖毒品罪一罪论处

      


    答案:C
    解析:
    选项A、B说法正确。甲窃得一包冰毒的行为触犯盗窃罪,甲将毒品交给乙代为销售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因贩卖毒品的行为侵害了新的法益,故以贩卖毒品罪与盗窃罪实行并罚。选项C说法错误,选项D说法正确。乙受甲委托代为销售毒品,此时应以贩卖毒品罪论处。因贩卖毒品必然存在持有毒品和转移毒品,因此,仅以贩卖毒品罪一罪论处。销售毒品后得款3万元后甲乙二人平分的行为并未侵害新的法益,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