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根据法释23号文第三条: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的申诉权利应当依法保护,对其正当申诉不能不加分析地 ”相关问题
  • 第1题:

    马某因合同诈骗案一审被判有期徒刑5年,不服一审判决后提起上诉,在上诉期满前,马某依法又撤回了上诉。一审判决生效后,马某被送往监狱执行刑罚。在执行刑罚的第4年,马某的妻子获得了足以证明马某不构成犯罪的新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本案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案外人都有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出申诉
    B.由于申诉期已经超过2年,对于本案的申诉,法院应当不予立案复查
    C.如果向法院申诉,本案申诉的审查处理应当由二审法院负责
    D.在本案再审期间,可以由再审法院裁定停止执行刑罚

    答案:A
    解析:
    按照《高法解释》第371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与生效裁判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都有权依法申诉。故此,A项表述正确。按照《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10条的规定,刑罚执行完毕后的申诉不得超过2年,但有以下情形的,可以超过2年:①属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②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③在期限内向法院申诉,法院未受理的。结合题干,B项表述错误。按照《高法解释》第373条的规定,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案件,申诉人对一审判决提出申诉的,可以由一审法院审查处理。因此,C项表述错误。按照《刑事诉讼法》第24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的案件,可以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可见,D项表述错误。

  • 第2题:

    李某因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李某提出申诉,法院经过审查决定按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对此,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李某申诉期间不停止原判决的执行,法院决定重新审判后,应当停止原判决的执行
    B:李某申诉期间和法院决定重新审判后,都应当停止原判决的执行
    C:李某申诉期间和法院决定重新审判后,都不应当停止原判决的执行
    D:李某申诉期间不停止原判决的执行,法院决定重新审判后,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停止原判决的执行

    答案:D
    解析:
    《刑诉解释》第382条规定:对决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人民法院应当制作再审决定书。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但被告人可能经再审改判无罪,或者可能经再审减轻原判刑法而致刑期届满的,可以决定终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必要时,可以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本题中,选项C的干扰性极强,考生应注意甄别。

  • 第3题:

    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罪犯提出申诉,应当转请人民检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处理。


    C

  • 第4题:

    马某因合同诈骗案一审被判有期徒刑5年,不服一审判决后提起上诉,在上诉期满前,马某依法又撤回了上诉。一审判决生效后,马某被送往监狱执行刑罚。在执行刑罚的第4年,马某的妻子获得了足以证明马某不构成犯罪的新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本案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案外人都有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出申诉
    B、由于申诉期已经超过2年,对于本案的申诉,法院应当不予立案复查
    C、如果向法院申诉,本案申诉的审查处理应当由二审法院负责
    D、在本案再审期间,可以由再审法院裁定停止执行刑罚

    答案:A
    解析:
    按照《高法解释》第371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与生效裁判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都有权依法申诉。故此,A项表述正确。按照《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10条的规定,刑罚执行完毕后的申诉不得超过2年,但有以下情形的,可以超过2年:①属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②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③在期限内向法院申诉,法院未受理的。结合题干,B项表述错误。按照《高法解释》第373条的规定,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案件,申诉人对一审判决提出申诉的,可以由一审法院审查处理。因此,C项表述错误。按照《刑事诉讼法》第24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的案件,可以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可见,D项表述错误。

  • 第5题:

    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罪犯提出申诉的,应转请哪一机关处理?()

    A:人民检察院
    B:原判人民法院
    C: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D: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

    答案:A,B
    解析:
    【考点】发现错判和对申诉的处理。详解:《刑事诉讼法》第264条规定:“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罪犯提出申诉,应当转请人民检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处理。”本题选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