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乙借给甲50元饯,同时甲给乙制作了一套西装,加工费为50元;若两项债务均已到期,则甲、乙之间的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适用抵消的情况中,正确适用的是( )。

    A.甲乙1000元钱,春节时二人打麻将赌博,甲赢了1000元,甲主张以赌债抵消欠款

    B.张某欠王某2000元,王多次催要无果,遂将张打伤,张要求损害赔偿,王主张以欠款抵消

    C.甲借给 100元钱,同时乙给甲制作了一套礼服,其加工费为100元。如果甲乙的 债务都已到期,则甲乙之间的债务可以抵消

    D.李某因做生意向王某借款1000元,而王某欠李某货款800元,如果李某和王某的债 务都已到期,则可以在800元的范围内抵消债务

    E.甲向乙定做一套家具,交付家具时甲以乙妻子曾向甲借款2000元为由,主张债务抵消而拒付加工费


    正确答案:CD

  • 第2题:

    乙向甲借款5万,丙又欠乙5万,经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关于甲、乙、丙三者之间债的移转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让与
    B.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 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C.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D.如果甲、乙、丙共同订立一个协议,则对甲与乙为债权让与,对甲与丙以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E.如果甲、乙之间协商-致,再得到丙的同意,属于债的概括承受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BD: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的,一般不必经债务人同意即可生效;在得到乙同意的情况下,债务承担合同当然有效;选项E:债的概括承受是指债的主体一方将自己的债权和债务一并移转给第三人。题中乙对丙不享有债务,只享有债权,故不构成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

  • 第3题:

    (2014年)乙向甲借款5万,丙又欠乙5万,经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关于甲、乙、丙三者之间债的移转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让与
    B.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C.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D.如果甲.乙.丙共同订立一个协议,则对甲与乙为债权让与,对甲与丙以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E.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丙的同意,属于债的概括承受

    答案:A,B,C,D
    解析:
    (1)选项BD: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的,一般不必经债务人同意即可生效;在得到乙同意的情况下,债务承担合同当然有效;(2)选项E:债的概括承受是指债的主体一方将自己的债权和债务一并移转给第三人。题中乙对丙不享有债务,只享有债权,故不构成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

  • 第4题:

    (2014年)乙向甲借款5万,丙又欠乙5万,经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关于甲、乙、丙三者之间债的移转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让与
    B.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C.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D.如果甲、乙、丙共同订立一个协议,则对甲与乙为债权让与,对甲与丙以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E.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丙的同意,属于债的概括承受

    答案:A,B,C,D
    解析:
    (1)选项BD: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的,一般不必经债务人同意即可生效;在得到乙同意的情况下,债务承担合同当然有效;(2)选项E:债的概括承受是指债的主体一方将自己的债权和债务一并移转给第三人。题中乙对丙不享有债务,只享有债权,故不构成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

  • 第5题:

    乙向甲借款5万,丙又欠乙5万,经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关于甲、乙、丙三者之间债的移转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让与
    B.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C.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D.如果甲、乙、丙共同订立一个协议,则对甲与乙为债权让与,对甲与丙以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E.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丙的同意,属于债的概括承受

    答案:A,B,C,D
    解析:
    (1)选项BD: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的,一般不必经债务人同意即可生效;在得到乙同意的情况下,债务承担合同当然有效;(2)选项E:债的概括承受是指债的主体一方将自己的债权和债务一并移转给第三人。题中乙对丙不享有债务,只享有债权,故不构成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

    【知识点】 其他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