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应当考虑如下因素:()
A.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危险
B.是否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
C.是否是因为设计、制造或标识等原因而导致的
第1题:
在了解内部控制时,应当评价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下列关于评价控制设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控制设计是指考虑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误
B.控制得到执行的前提是指某项控制存在
C.设计不当的控制可能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是否考虑控制得到执行时,应当首先考虑控制的执行
D.控制得到执行是指某项控制在存在的前提下被审计单位正在有效使用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汽车产品出厂时未随车装备的轮胎存在缺陷的,由负责召回。()
A.汽车产品生产者
B.轮胎的生产者
C.汽车产品生产者和轮胎的生产者
第4题: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消除汽车产品缺陷的措施?()
A.修正或者补充标识
B.修理
C.更换或退货
第5题: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后,应当立即向社会公布。判断对错
第6题:
汽车产品的经营者获知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
A.停止销售、租赁和使用缺陷汽车产品
B.协助生产者实施召回
C.将缺陷汽车产品拍卖
第7题:
产品存在缺陷,即存在“不合理危险”的三种原因为( )。
A.设计缺陷
B.制造缺陷
C.告知缺陷
D.外观缺陷
第8题:
第9题:
汽车产品生产者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如实向()报告调查分析结果。
第10题:
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并保存汽车产品设计、制造、标识、检验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以及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息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年。
第11题:
质量缺陷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某一批次、型号、类别的车辆或某个时间段内生产的车辆中,普遍存在不符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第12题:
第13题:
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并保存汽车产品设计、制造、标识、检验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以及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息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 )年。
A、 5
B 、8
C、 10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缺陷是指由于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A.设计
B.制造
C.标识
第16题:
对实施召回的缺陷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承担费用。()
A.消除缺陷的
B.必要的运送缺陷汽车产品的
C.一切
第17题:
生产者实施召回,应当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发布信息,告知车主等事项。
A.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
B.避免损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法
C.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措施
第18题:
生产者的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条例规定的“隐瞒缺陷”?()
A.在汽车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已发现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仍继续生产销售该款汽车产品
B.在汽车产品投入市场后,发现确定汽车产品存在缺陷,但未如实或及时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告
C.在汽车产品投入市场后,发现或确定汽车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但经技术分析不属于缺陷,通过采用定向通知方式通知车主方式发出技术服务通告
第19题:
第20题:
()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
第21题:
汽车产品缺陷包括()
第22题:
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并保存汽车产品设计、制造、标识、检验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以及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息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年。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