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即将上中学,他的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小明喜欢画画,经常在黑板、墙壁等地方涂抹刻画。B、小明喜欢阅读,不按时归还在图书馆借阅的书籍。C、水电都是学校的,不用节约。D、节约粮食,不浪费。

题目

小明即将上中学,他的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A、小明喜欢画画,经常在黑板、墙壁等地方涂抹刻画。

B、小明喜欢阅读,不按时归还在图书馆借阅的书籍。

C、水电都是学校的,不用节约。

D、节约粮食,不浪费。


相似考题
更多“小明即将上中学,他的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小明喜欢画画,经常在黑板、墙壁等地方涂抹刻画。B、 ”相关问题
  • 第1题:

    老师要小明在黑板上写全30以内的质数,已知小明在黑板上所写质数的总和为100,则小明漏写的是哪个质数()。

    A.29
    B.27
    C.17
    D.11

    答案:A
    解析:
    3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求和为l29,则漏写的是29,选择A。

  • 第2题:

    小明是个4岁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老师很喜欢他。可令老师不解的是,小明很多事情都能做好,就是算数不好,经常要想一会儿才能回答。如果让小明算一下3加4等于几,他会感到很困难,但如果问他3个桃子加上4个桃子是几个桃子,他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遇到类似的算数问题,小明都是这样,老师认为这样不好,便要求小明要经常思考再得出答案,可小明却做不到。老师为此感到很苦恼。
    请回答:小明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老师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答案:
    解析:
    (1)小明老师的态度和行为是不正确的。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或称为表象思维,即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表象)和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该思维活动的特点是:①该阶段幼儿的思维具有了内隐性,可以在头脑中操作而不必表露在外显动作中,但通常思维活动还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②幼儿能预见到自己行动的结果,也开始计划自己的行动,但往往容易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思维。材料中。小明是个4岁的孩子,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的思维活动还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 例如,让小明算一下3加4等于几,他感到很困难,但如果问他3个桃子加上4个桃子是几个桃子,他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小明这种现象是个体思维正常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是不正确的。
    (2)教育建议:①根据心理发展规律,正确理解幼儿思维发展的特征;②循序渐进地提出行动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求;③抓住合理时机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3题:

    【单选题】通过和别人的沟通,小明认为别人说他“性格安静”是对他的否定,他不喜欢。这属于以下的:

    A.他人对小明的认识

    B.他人对小明的评价

    C.小明对这些评价的情感

    D.小明对这些认识的情感


    ABCD

  • 第4题:

    小明的好朋友都喜欢看导演李某的电影。小明某销售公司的同学都不喜欢导演李某的电影。小红既是小明的同学,也是他的好朋友,小兰是小明的同学但不在该销售公司工作,小宇是小明的同学但不喜欢李某的电影。
    根据以上陈述,一定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小兰喜欢导演李某的电影
    B. 小宇不在该销售公司工作
    C. 小宇在该销售公司工作
    D. 小红不在该销售公司工作

    答案:D
    解析:
    本题为翻译推理题。 题干翻译:(1)朋友→喜欢李。(2)销售公司且同学→不喜欢李。小红:同学且朋友;小兰:同学且—销售公司;小宇:同学且—喜欢李。由上述条件可以得到:小兰:—销售公司,是对(2)的否前,否前不必然,排除A选项;小宇:不喜欢李,是对(1)的肯后,肯后不必然,排除B、C选项;小红:同学,是对(1)的肯前,肯前比肯后,小红喜欢李,而小红喜欢李是对(2)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得到小红一定不再销售公司工作。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 第5题:

    三年级一班的王小明,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认真完成。平时与同学们的关系也不好,经常和同学打架。王小明顽皮、好动,爱接老师话茬,喜欢给同学和老师起绰号。
    当然,王小明也并非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他性格直率豪爽,喜欢帮助弱小,此外,他身体强壮,爱好各项体育活动,常常在各项体育运动比赛中获奖。
    (1)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针对王小明的情况,在对他的德育工作中应该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针对该情况,教师应运用哪些德育方法?


    答案:
    解析:
    如果我是班主任老师,针对王小明的问题,应该采用如下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1)应采用如下德育原则:
    第一,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材料中王小明不认真学习,与同学关系不好,但是喜欢体育,老师应该根据他上述独特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二,应该遵循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材料中王小明是一名后进生,作为班主任不应该歧视这样的学生,要想使该生各个方面获得改进,首先应该尊重和关爱他。
    第三,应该遵循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材料中王小明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不爱学习,但是在体育方面成绩突出,老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因势利导,帮助王小明进步。
    (2)应采用如下德育方法:
    第一,采用说服教育法。针对王小明的情况,班主任老师首先应该跟王小明讲清道理,让他明确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再进行其他教育活动。
    第二,采用榜样示范法。可以为王小明找一些值得他学习的典型,通过平时的模仿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采用品德评价法。即奖励王小明表现出来的值得肯定的行为,惩罚其不良行为,以逐步养成其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