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棉花枯萎病在田间有几种症状表现?其防治的基本策略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棉花常见的病害有:()、()、棉花炭疽病、棉花枯萎病。


    正确答案:棉花红腐病;棉花黄萎病

  • 第2题:

    松材线虫枯萎病主要病状有哪些,有什么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症状
    外部:针叶失去光泽逐渐萎蔫变黄,最后变成红褐色,而后全株迅速枯萎死亡,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
    内部生理病变:形成层活动停止。
    木质部:往往由于有蓝变菌的存在而呈现蓝灰色。
    病原:松材线虫,原虫动物们线虫纲 发病规律 。
    1.侵染循环“传播媒介,越冬,侵染过程
    2.高温干旱对病害有利,最是温度是20-30°c,病害多发生在7-9月,土壤缺水加速病害发展
    3.不同品种抗病性不同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
    (2)防治媒介昆虫: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防治
    (3)树干打乱注射和根部土壤处理防治线虫
    (4)寄主松树更新换种,减少寄主源

  • 第3题:

    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各由什么病原侵染引起?在传播特点上属于哪类病害?


    正确答案: 棉花枯萎病——镰孢菌属,土传病害
    棉花黄萎病——轮枝孢属,土传病害

  • 第4题: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香蕉维管束坏死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病原菌有4个生理小种,其中我国发生的1号小种主要危害粉蕉,4号小种能为害所有的香蕉种类。感病香蕉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凋萎,叶片倒挂在假茎周围,假茎基部纵裂,维管束红褐色坏死,最后全株枯死。香蕉幼龄期植株即可感病但无明显症状。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10年,香蕉染病一般减产20%以上,严重的甚至绝收。
    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严禁发病区的蕉苗和病土调到无病区,种植经检疫合格的无病健康蕉苗。
    (2)挖除病株。蕉园内发病植株及时挖除就地晒干焚烧,或先注射草甘膦待植株枯死后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
    (3)药剂防治。采用多菌灵等药剂对发病田块进行2-3次土壤消毒处理,降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
    (4)农业防治.病区进行水旱轮作或改种非蕉类作物,种植穴用生石灰等进行处理,合理施肥,采用低压微喷灌、少耕或免耕等技术。

  • 第5题:

    棉花发生枯萎病后,其茎部维管束变为()

    • A、黑色
    • B、黄色
    • C、褐色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描述棉花立枯病田间表现症状


    正确答案:1)烂种。棉花播种后,出苗前,棉种内部变软、变褐、腐烂。(2)烂芽。种子萌发后,幼芽变黄褐色,不久即腐烂。(3)烂根、烂茎。幼苗出土后,在根部或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并日益扩大,有的病斑呈长条形。以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并完全包围根茎部,进而凹陷内缩;凹陷部分失水后,干缩成蜂腰状,最后变成黑褐色,使病苗萎蔫或折倒死亡。有的棉株子叶出现不规则黄褐色斑,最后病斑破裂穿孔,子叶脱落。(4)维管束变褐。剖开重病株的茎秆,可以看到维管束变褐的情况,但褐色部分较短(这是与苗期枯萎病的区别)。

  • 第7题:

    棉花蕾期主要病虫害有哪几种?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蕾期危害较大的害虫有棉蚜、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是枯萎病、黄萎病,枯萎病比黄萎病发病较早,后期二者混合发生,是棉花上危害最重的传染性病害。防治枯萎病和黄萎病防治策略是保护无病区,控制轻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改造重病区。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保护无病区。
    (2)采取轮作倒茬,棉种消毒,用无病土育苗移栽,压缩轻病区。
    (3)选种抗病品种,改造重病区(发病株率在5%以上)。选用抗病品种和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效果更好。防治红蜘蛛每667m2用三氯杀螨醇乳油50~75ml,或防治红蜘蛛20%双甲脒乳油50~75ml,或73%克螨特乳油30~50ml,加水50kg喷雾。

  • 第8题:

    棉花枯萎病的苗期症状有哪几种类型?


    正确答案: 黄色网纹型、紫红型、黄化型、急性表枯型、皱缩型

  • 第9题:

    轮作可防治()等病害。

    • A、玉米丝黑穗病
    • B、水稻纹枯病
    • C、棉花黄萎病
    • D、小麦条锈病
    • E、棉花枯萎病

    正确答案:A,D,E

  • 第10题:

    问答题
    棉花枯萎病的苗期症状有哪几种类型?

    正确答案: 黄色网纹型、紫红型、黄化型、急性表枯型、皱缩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松材线虫枯萎病主要病状有哪些,有什么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症状
    外部:针叶失去光泽逐渐萎蔫变黄,最后变成红褐色,而后全株迅速枯萎死亡,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
    内部生理病变:形成层活动停止。
    木质部:往往由于有蓝变菌的存在而呈现蓝灰色。
    病原:松材线虫,原虫动物们线虫纲 发病规律 。
    1.侵染循环“传播媒介,越冬,侵染过程
    2.高温干旱对病害有利,最是温度是20-30°c,病害多发生在7-9月,土壤缺水加速病害发展
    3.不同品种抗病性不同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
    (2)防治媒介昆虫: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防治
    (3)树干打乱注射和根部土壤处理防治线虫
    (4)寄主松树更新换种,减少寄主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表现特点、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以开花期症状最明显。早期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萎蔫,雄穗退色早枯,叶片边缘产生波纹状不规则病斑,初期水浸状,黄色,与叶脉平行,贯穿全叶,宽1~10mm,严重时病叶萎蔫死亡。生长后期,叶片产生许多小病斑,结合成大块,火烧状干枯死亡。髓部有空腔,导管被黄色黏液阻塞,萎蔫植株的下部切口有黄色细菌溢脓。果穗的菌脓可通过内层包叶的气孔渗出,籽粒表面沾满细菌菌脓,病籽粒变形、皱缩和变色。
    检验方法:
    1、产地检验
    2、种植检验:种子长出的植株有明显的症状。
    3、分离培养基:采用伊凡诺夫选择培养基,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在玉米苗上,验证是否发病。
    4、噬菌体检验法:用转化性噬菌体,如ZP6、ZP82等检验。
    5 .血清学检验:用酶联免疫法等检验。
    检疫和防治
    1.禁止从国外疫区进口玉米种子。
    2.种子处理:
    (1)微波炉70℃处理10min,效果很好。
    (2)环氧乙烷熏蒸。
    (3)恒温处理:50℃下处理4d,消灭种子内部细菌效果显著,不影响发芽。
    (4)抗菌素温浸法。
    3.防治传播媒介昆虫。
    4.种植抗病品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表现特点、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以开花期症状最明显。早期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萎蔫,雄穗退色早枯,叶片边缘产生波纹状不规则病斑,初期水浸状,黄色,与叶脉平行,贯穿全叶,宽1~10mm,严重时病叶萎蔫死亡。生长后期,叶片产生许多小病斑,结合成大块,火烧状干枯死亡。髓部有空腔,导管被黄色黏液阻塞,萎蔫植株的下部切口有黄色细菌溢脓。果穗的菌脓可通过内层包叶的气孔渗出,籽粒表面沾满细菌菌脓,病籽粒变形、皱缩和变色。
    检验方法:
    1、产地检验
    2、种植检验:种子长出的植株有明显的症状。
    3、分离培养基:采用伊凡诺夫选择培养基,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在玉米苗上,验证是否发病。
    4、噬菌体检验法:用转化性噬菌体,如ZP6、ZP82等检验。
    5 .血清学检验:用酶联免疫法等检验。
    检疫和防治
    1.禁止从国外疫区进口玉米种子。
    2.种子处理:
    (1)微波炉70℃处理10min,效果很好。
    (2)环氧乙烷熏蒸。
    (3)恒温处理:50℃下处理4d,消灭种子内部细菌效果显著,不影响发芽。
    (4)抗菌素温浸法。
    3.防治传播媒介昆虫。
    4.种植抗病品种。

  • 第14题:

    棉花花铃期主要病虫害有哪几种?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棉花花铃期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红蜘蛛、造桥虫等,病害主要有黄萎病、细菌性角斑病等。棉铃虫是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棉区花铃期最主要的害虫,在防治上要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其防治技术为:
    (1)选用抗棉铃虫的棉花品种
    (2)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每667m2用50%对硫磷乳油10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对水50~60kg喷雾。严格按防治指标用药,并合理轮用或混用农药。

  • 第15题:

    棉花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结论不完全一致。多数学者认为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是由()控制的,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的基因效应主要是()效应。


    正确答案:微效多基因;加性

  • 第16题:

    棉花病虫害防治策略是什么?


    正确答案:作物合理布局,狠抓越冬虫源防治,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副,控制点片发生危害,科学用药挑治,严禁大面积施用农药。充分利用天敌,增益控害。

  • 第17题:

    棉花枯萎病主要症状是从叶缘失绿到掌状枯焦;棉花黄萎病症状是叶片黄花、枯斑、皱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不是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 A、种植抗病品种
    • B、喷施缩节胺
    • C、实行水旱轮作
    • D、中耕松土,增强根系活力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棉花枯萎病的发病高峰期在花铃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花枯萎病在田间有几种症状表现?期防治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症状表现有黄色网纹型、急性青枯型、紫红型、黄化型、皱缩型。
    防治策略:
    1、严格保护无病区。
    2、控制轻病区消灭零星病区。
    3、坚决压缩重病区。

  • 第21题:

    问答题
    花枯萎病在田间有几种症状表现?期防治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症状表现有黄色网纹型、急性青枯型、紫红型、黄化型、皱缩型。
    防治策略:
    1、严格保护无病区。
    2、控制轻病区消灭零星病区。
    3、坚决压缩重病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香蕉维管束坏死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病原菌有4个生理小种,其中我国发生的1号小种主要危害粉蕉,4号小种能为害所有的香蕉种类。感病香蕉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凋萎,叶片倒挂在假茎周围,假茎基部纵裂,维管束红褐色坏死,最后全株枯死。香蕉幼龄期植株即可感病但无明显症状。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10年,香蕉染病一般减产20%以上,严重的甚至绝收。
    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严禁发病区的蕉苗和病土调到无病区,种植经检疫合格的无病健康蕉苗。
    (2)挖除病株。蕉园内发病植株及时挖除就地晒干焚烧,或先注射草甘膦待植株枯死后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
    (3)药剂防治。采用多菌灵等药剂对发病田块进行2-3次土壤消毒处理,降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
    (4)农业防治.病区进行水旱轮作或改种非蕉类作物,种植穴用生石灰等进行处理,合理施肥,采用低压微喷灌、少耕或免耕等技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棉花蕾期主要病虫害有哪几种?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蕾期危害较大的害虫有棉蚜、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是枯萎病、黄萎病,枯萎病比黄萎病发病较早,后期二者混合发生,是棉花上危害最重的传染性病害。防治枯萎病和黄萎病防治策略是保护无病区,控制轻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改造重病区。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保护无病区。
    (2)采取轮作倒茬,棉种消毒,用无病土育苗移栽,压缩轻病区。
    (3)选种抗病品种,改造重病区(发病株率在5%以上)。选用抗病品种和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效果更好。防治红蜘蛛每667m2用三氯杀螨醇乳油50~75ml,或防治红蜘蛛20%双甲脒乳油50~75ml,或73%克螨特乳油30~50ml,加水50kg喷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