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高产土壤培肥途径有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农田培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即利用生物及其遗体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如:种植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保肥,实行轮作,放养绿藻,蓝藻,稻田养鱼,利用土壤中的蚯蚓,藻类,菌根和自主固氮菌,施用堆肥,追肥,造林种草,保持水土等均属于生物养地,其具体作用有:
    (1)固氮
    (2)增加土壤有机质,为土壤中的生物提供能源
    (3)分解有机态养料为无机态养料
    (4)保持水土
    (5)松土耕地
    (6)生物排除盐碱等
    2、化学养地:即以化学肥料养地,其理论源于李比希关于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的唯一养料的观点,认为可利用化学肥料加上微量元素和硅质肥料来代替有机质肥料的效果,而化学肥料工业以来,欧美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定位实验,也证明了化学肥料可明显增加农作物产量,产值维持并改良地力,据FAO估计,世界粮食增产额中约5%靠的是化肥
    3、有机与无机结合:有机肥包括秸秆还田,是一种全肥,它的某些作用是化肥难以替代的,二者配合作用可以取长补短,无论是近期还是长远都可以取得较高的效益
    4、物理途径:烧田熏土,蒸汽消毒,激光处理
    5、防护途径:人工管理,挖沟培垄,适当松耕等也可以防止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 第2题:

    农业生产中通过哪些方面判断土壤供肥性好环?如何进行调节才能适应作物高产要求?


    正确答案: 判断:(1)作物长相;(2)土壤形态;(3)施肥效应;(4)室内化验结果。
    调节: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是可以改变的,生产上一般通过增加肥料投入,科学耕作,合理灌排,调节交换性阳离子组成等措施来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利用土壤保肥和供肥性的原理,进行土壤改良,培肥。

  • 第3题:

    简述土壤培肥技术?


    正确答案: 施肥是土壤培肥的一项十分有效的途径。
    一.用有机肥料:
    a有机肥料的分配使用:根据目前水土流失区先进经验和有关研究结果,可集中施肥采取的办法来解决肥料不足的矛盾。
    b有机肥料的腐熟:施用有机肥料有三种方式:结合秋耕施肥、结合休闲耕作施肥、结合播种施肥。
    二.展绿肥牧草
    三.秆直接还田:近年来各地推广应用玉米秸秆、稻草、麦秸等直接还田的新技术。
    a使用量和耕埋深度:一般是全部秸秆还田。有的农场在联合收割机收获麦穗或玉米果穗后,立即用重耙或圆盘耙纵横耙两遍,切碎秸秆、然后耕埋,使秸秆全部翻入土中。
    b施用时期及方法。
    c加强水分管理:土壤中的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
    d配合施用其他肥料。
    四.理施用化肥
    五.进施肥方法:增施有机肥或无机肥对提高产量都有明显作用。我国提出了“以无机换有机,以少量无机换多量有机”和“以肥调水”的施肥方法。

  • 第4题:

    简述农田土壤培肥的措施。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
    2、无机培肥;
    3、有机无机相结合。

  • 第5题:

    请简要谈谈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以下两: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生物养地主要是通过利用生物及其遗体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可使土壤肥力持续稳定,起到作物持续增产的作用,其基本措施主要有:
    ①深耕增施有机肥,积极培肥地力②秸秆还田③种植豆科绿肥④合理轮作
    (2)化学养地
    化学养地即是使用化学肥料培肥地力,其基本措施主要是采用无机肥与有机肥的合理配合,通过无机肥促进有机肥,氮、磷、钾肥与微肥的合理配合施用,可实现土壤快速培肥。

  • 第6题:

    高产肥沃土壤有什么特点?如何培肥土壤?


    正确答案: 1.构造良好;
    2.质和养分含量丰富;
    3.度适宜,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
    4.平整;
    5.稳定,耕性良好;
    6.产量高;
    7.壤培肥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三个方面: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等。
    生物措施:主要包括从区域生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发,增加大区域的植被覆盖,提高区域光、温、水的利用,使引入到区域农田土壤的总的物质与能量增加,减少水土流失,使农田土壤生态更为优化。具体技术措施包括建立农田防护林、优化作物布局、实行合理的间作套种等。
    农艺措施:
    ①深耕改土,创造深厚的耕层:以深耕为中心的耕、耙、耱、压等耕作措施,是加速土壤熟化,定向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深耕能疏松土壤,破除紧实的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为植物根系深扎创造良好条件。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深耕配合施肥,使土肥相融,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有利通气、透水、保水,提高抗旱能力。为植物、微生物创造良好的土境环境。
    ②广辟肥源,合理施肥:合理施肥,特别是施用大量的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各种性状,不断培肥和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施肥对培肥改土的作用:
    (1)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有机肥如各种厩肥、堆肥、绿肥和经沤制的秸杆等、本身具有疏松多孔的特点,在土壤中又能转化为腐殖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因此土壤中大量施用有机肥,可使土壤的容重变小,孔隙度和大孔隙增加,土壤变疏松,耕性改善。
    (2)改善土壤的水、热状况:有机肥本身吸水力强,持水性好,施入土壤后。可增加土壤的吸水力和透水性,一般可使土壤含水量增加2%—4%,同时可使土壤蒸发量相对减少,从而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此外,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时能放出一定的热量,而且所形成的腐殖质使土壤颜色加深,能吸收较多的辐射热,一般可提高土温2—2℃,显著改善土壤的温度状况,特别是早春,地温上升较快,冻土可提前化冻,有利于作物早播、壮苗和增产。
    (3)提高保蓄和调节养分的能力:由于土壤物理性和水、气、热状况改善,有机质在微生物。

  • 第7题:

    土壤培肥


    正确答案: 通过人为生产活动,创建构造良好的土体,培育肥沃耕作层,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过程。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农田培肥的途径。

    正确答案: 1.生物途径:利用生物及其残体培肥地力或改良土壤。
    2.化学途径:通过施用化学肥料、土壤改良剂,强化农田物质循环,增进地力,是现代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培肥地力的重要标志。
    3.物理途径:利用土壤耕作、灌溉与排水农田工程等农业措施,改善耕层构造,协调耕层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矛盾,改善肥力条件,促进肥力因素有效化,控制地力非目标性消耗,为农田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4.防护途径:建立综合的农田防护体系,控制因水蚀、风蚀和草害导致农田肥力因素的非目标性输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土壤培肥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
    (2)化学养地。
    (3)有机与无机结合。
    (4)确立用养结合的平衡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简要谈谈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以下两: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生物养地主要是通过利用生物及其遗体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可使土壤肥力持续稳定,起到作物持续增产的作用,其基本措施主要有:
    ①深耕增施有机肥,积极培肥地力②秸秆还田③种植豆科绿肥④合理轮作
    (2)化学养地
    化学养地即是使用化学肥料培肥地力,其基本措施主要是采用无机肥与有机肥的合理配合,通过无机肥促进有机肥,氮、磷、钾肥与微肥的合理配合施用,可实现土壤快速培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农业生产中通过哪些方面判断土壤供肥性好环?如何进行调节才能适应作物高产要求?

    正确答案: 判断:(1)作物长相;(2)土壤形态;(3)施肥效应;(4)室内化验结果。
    调节: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是可以改变的,生产上一般通过增加肥料投入,科学耕作,合理灌排,调节交换性阳离子组成等措施来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利用土壤保肥和供肥性的原理,进行土壤改良,培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农田土壤培肥的措施。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
    2、无机培肥;
    3、有机无机相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农田培肥的途径。


    正确答案: 1.生物途径:利用生物及其残体培肥地力或改良土壤。
    2.化学途径:通过施用化学肥料、土壤改良剂,强化农田物质循环,增进地力,是现代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培肥地力的重要标志。
    3.物理途径:利用土壤耕作、灌溉与排水农田工程等农业措施,改善耕层构造,协调耕层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矛盾,改善肥力条件,促进肥力因素有效化,控制地力非目标性消耗,为农田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4.防护途径:建立综合的农田防护体系,控制因水蚀、风蚀和草害导致农田肥力因素的非目标性输出。

  • 第14题:

    土壤培肥的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1)增施有机和无机肥料,提高供肥能力(2)合理耕作和灌排,促进养分的转化供应(3)消除有毒物质,改善养分的供应状况

  • 第15题: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成本不变,功能提高;功能不变,成本下降;成本略有增加,功能大幅度提高;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下降;成本降低,功能提高。

  • 第16题:

    土壤培肥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
    (2)化学养地。
    (3)有机与无机结合。
    (4)确立用养结合的平衡体系。

  • 第17题:

    高产肥沃的土壤特征是什么?如何培肥土壤?


    正确答案: 高产肥沃的土壤特征:
    (1)良好的土体构造;
    (2)适量协调的土壤养分;
    (3)良好的物理性质。
    培肥土壤的措施:
    (1)增施有机肥,培育土壤肥力;
    (2)合理的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结合;
    (3)合理的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4)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 第18题:

    影响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调节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


    正确答案: 因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它直接反映了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和缓冲能力。一般认为阳离子交换量在20cmol(+)/kg以上保肥力强。
    保肥性具体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1)质地:质地越黏重,交换量越大
    2)胶体类型:不同胶体类型的负电荷数量差异大
    3)土壤的酸碱性:随着土壤PH升高,负电荷量增加,阳离子交换量增大。
    4)盐基饱和度:指土壤中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的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盐基饱和度大于80%的土壤,一般认为是肥沃的土壤。
    供肥性具体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1)土壤溶液的组成和浓度
    2)酸碱性
    3)土壤的缓冲性
    4)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
    保肥性的调节如下:
    1)由于阳离子交换作用是一种可逆反应,植物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收了某阳离子养分后,降低溶液中该阳离子的浓度,土壤胶体表面的离子就解吸,迁移到溶液中,再次被植物根系利用,恢复和提高了土壤肥力。
    2)由于阳离子交换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可通过改变土壤溶液中某种交换性阳离子的浓度使胶体表面吸附的其它交换性阳离子的浓度发生改变,对土壤阳离子养分的维持和施肥实践很重要。
    3)可通过增加土壤中有益阳离子浓度的方法,来调控阳离子的交换方向,从而达到培肥土壤,提高土壤生产力的目的。
    供肥性的调节如下:
    增加速效养分的数量,加快供肥的速度,延长供肥的时间,使农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能够全面、充分、持续地供应,以获得作物高产和优质。

  • 第19题:

    水对土壤养分的作用(以水调肥)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作物吸收养分离不开水;
    (2)养分的转化离不开水;
    (3)水分影响养分的有效性。

  • 第20题:

    问答题
    试分析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土壤培肥有哪些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必要性:
    (1)用地必然消耗地力。每收获一季作物,就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数量的营养元素,产量越高,带走的越多,除生产性消耗外,还有一些非生产性的消耗。
    (2)破坏土壤结构。消耗土壤中的无机N,将引起土壤中有机质的损耗。由于有机质的不断消耗,不补充或补充得少,再加上土壤耕作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
    (3)增加土壤障碍因素。如果耕种不合理,还会引起坡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干旱地区的土壤风蚀。如灌溉不合理,会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而使地力下降。
    用养结合的可能性:
    (1)作物影响土壤具有双重性;
    (2)土壤具有再生性;
    (3)土壤是可以培肥的;
    (4)耕作制度的演变历史证明了其可能性。
    如不注重养地,养分输入与输出就会失去平衡,土壤结构会受到破坏,障碍性因素也会增加,则地力必须逐渐衰竭,因此,用养结合是必要的。
    土壤培肥的主要措施:合理轮作;施肥养地;秸秆还田,种植豆科绿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土壤培肥技术?

    正确答案: 施肥是土壤培肥的一项十分有效的途径。
    一.用有机肥料:
    a有机肥料的分配使用:根据目前水土流失区先进经验和有关研究结果,可集中施肥采取的办法来解决肥料不足的矛盾。
    b有机肥料的腐熟:施用有机肥料有三种方式:结合秋耕施肥、结合休闲耕作施肥、结合播种施肥。
    二.展绿肥牧草
    三.秆直接还田:近年来各地推广应用玉米秸秆、稻草、麦秸等直接还田的新技术。
    a使用量和耕埋深度:一般是全部秸秆还田。有的农场在联合收割机收获麦穗或玉米果穗后,立即用重耙或圆盘耙纵横耙两遍,切碎秸秆、然后耕埋,使秸秆全部翻入土中。
    b施用时期及方法。
    c加强水分管理:土壤中的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
    d配合施用其他肥料。
    四.理施用化肥
    五.进施肥方法:增施有机肥或无机肥对提高产量都有明显作用。我国提出了“以无机换有机,以少量无机换多量有机”和“以肥调水”的施肥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提高产品价值有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 提高产品价值有以下一些途径:
    (1)功能不变,降低成本。
    (2)成本不变,提高功能。
    (3)功能提高,同时降低成本。
    (4)功能与成本同时提高,但功能提高的幅度比陈本大。
    (5)功能与成本同时降低,但是成本降低的幅度比功能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农田培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物养地:即利用生物及其遗体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如:种植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保肥,实行轮作,放养绿藻,蓝藻,稻田养鱼,利用土壤中的蚯蚓,藻类,菌根和自主固氮菌,施用堆肥,追肥,造林种草,保持水土等均属于生物养地,其具体作用有:
    (1)固氮
    (2)增加土壤有机质,为土壤中的生物提供能源
    (3)分解有机态养料为无机态养料
    (4)保持水土
    (5)松土耕地
    (6)生物排除盐碱等
    2、化学养地:即以化学肥料养地,其理论源于李比希关于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的唯一养料的观点,认为可利用化学肥料加上微量元素和硅质肥料来代替有机质肥料的效果,而化学肥料工业以来,欧美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定位实验,也证明了化学肥料可明显增加农作物产量,产值维持并改良地力,据FAO估计,世界粮食增产额中约5%靠的是化肥
    3、有机与无机结合:有机肥包括秸秆还田,是一种全肥,它的某些作用是化肥难以替代的,二者配合作用可以取长补短,无论是近期还是长远都可以取得较高的效益
    4、物理途径:烧田熏土,蒸汽消毒,激光处理
    5、防护途径:人工管理,挖沟培垄,适当松耕等也可以防止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