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该患者入院后需完善哪些相关检查A.便常规及潜血B.结肠镜及活检C.胃肠钡剂造影D.PPD试验E.便结核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肠结核诊断最具诊断意义的方法是

    A.粪便中找到抗酸杆菌

    B.结肠镜检查

    C.胃肠钡剂造影检查

    D.PPD试验

    E.胸片发现钙化点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泻,最多每日排黄色不成形便3~4次,伴有下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年前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有里急后重,有腹痛便后缓解,伴有腹胀,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近1年体重下降约5kg。

    该患者入院后需完善哪些相关检查
    A.便常规及潜血
    B.结肠镜
    C.便细菌培养
    D.肿瘤标记物CEA等
    E.心脏彩超
    F.肺CT
    G.钡灌肠
    H.血p-ANCA及ASCA
    I.肝胆脾彩超
    J.腹部血管CT
    K.立位腹平片

    答案:A,B,C,D,H
    解析:
    2.结肠镜检查比钡剂灌肠检查准确,有条件宜做结肠镜检查,且该患者病史时间长,不能除外溃疡性结肠炎,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宜做钡剂灌肠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该患者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故暂不宜行钡剂灌肠检查。粪便病原学检查目的是要排除感染性结肠炎,肿瘤标记物CEA除外结肠肿瘤,血p-ANCA及AS-CA分别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相对特异性抗体,同时检测这两种抗体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患者慢性腹泻,粪便为黏液脓血便,大便潜血:(+ + +),RBC10/HP,WBC15/HP。3次便细菌培养阴性。肠镜结果显示:直肠至肝曲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多发性浅表溃疡,黏膜质脆,触之易出血。结肠镜下黏膜活检见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血p-ANCA(+)。综合以上病史及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4.该患者病情为活动期,给予半流质饮食,同时静脉营养支持。患者腹泻次数大于每日6次,血沉大于30mm/h,血红蛋白小于100g/L,为重型,需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口服及静脉注射。同时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病变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可行灌肠治疗,灌肠药物通常可应用5-氨基水杨酸、地塞米松、锡类散、庆大霉素、云南白药等。患者血白细胞明显增高提示合并感染,予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止泻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然用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但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太大不能耐受者才可考虑手术治疗。
    5.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止泻药如地芬诺酯、洛哌丁胺或鸦片酊宜慎重,重症患者使用有诱发中毒性巨结肠的危险。

  • 第3题: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泻,最多每日排黄色不成形便3~4次,伴有下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年前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有里急后重,有腹痛便后缓解,伴有腹胀,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近1年体重下降约5kg。该患者入院后需完善哪些相关检查()。

    A便常规及潜血

    B结肠镜

    C便细菌培养

    D肿瘤标记物CEA等

    E血p-ANCA及ASCA


    A,B,C,D,E

  • 第4题:

    患者男,48岁。主诉:腹痛、腹泻8个月,加重1周。8个月来患者常感脐周或右下腹痛,伴间歇腹泻,粪便呈糊状,无脓血,近1周腹泻次数增加,每日10余次,伴有发热,体温38.7℃。自病以来患者无夜间盗汗,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经常有口腔多发溃疡,饮食睡眠一般,体重下降约1.5kg。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有长期吸烟饮酒史。查体:腹平软,未触及包块,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区无叩痛,胆囊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该患者入院后需完善哪些相关检查
    A.便常规及潜血
    B.结肠镜及活检
    C.血尿淀粉酶
    D.心理测试
    E.肠道传输试验
    F.碳14呼气试验
    G.胃肠钡剂造影
    H.PPD试验
    I.便结核菌培养
    J.腹部血管彩超
    K.肝胆脾彩超

    答案:A,B,G,H,I
    解析:
    2.患者入院后为明确诊断应首选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及回肠末端黏膜改变,而且可取活组织检查。胃肠钡剂造影可观察全胃肠道,显示肠壁及肠壁外病变,故可与结肠镜互补,特别是在小肠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的确定上仍然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结合该患者病史及体征,尚不能除外肠结核,需完善PPD试验及便结核菌培养以鉴别。
    4.研究显示吸烟与克罗恩病发病相关,因此必须戒烟。该患者腹泻每日10余次,伴有发热,血白细胞明显增高,需对症止泻及抗生素抗炎治疗。为控制病情活动,可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对于病变未累及直肠乙状结肠者,灌肠治疗效果欠佳。该患者无肠梗阻及大出血等表现,目前无手术适应证。

  • 第5题:

    患者男,62岁。以“腹痛,排黏液血便1天”为主诉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部痉挛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排黏液鲜血便,1~2小时排便一次,每次量约50ml,血与便相混合,排便后腹痛可减轻,无里急后重。查体:腹软,左侧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该患者入院后拟完善哪些相关检查()。

    A便常规及潜血

    B结肠镜及活检

    C便细菌培养

    D胃镜

    E腹部血管CT

    F血常规


    A,B,C,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