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肛温最能反映体内温度
B、正常体温:肛温36.5~37.5℃或腋温36~37℃
C、口温(舌下)一般比腋温高0.2~0.5℃
D、肛温≥37.5℃或腋温≥37℃,且1d内的波动超过1℃,可定义为发热
E、根据腋温判断发热程度:低热:<38℃,中热:38~39℃,高热:39~41℃,极热:>41℃
第1题:
下列关于高热惊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6个月至3岁小儿
B、惊厥后脑电图异常
C、先有发热,随着体温的骤然升高,出现惊厥
D、惊厥持续时间短暂
E、一般一次发热中惊厥只发作一次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关于小儿麻醉,叙述错误的是()。
第5题:
关于氯丙嗪降温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第6题:
下列关于小儿的中医理论叙述是错误的()
第7题:
关于口测法测量体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8题:
昏迷、小儿不宜测口腔温度
病员不慎咬碎体温计,应立即口服大量牛奶
如果口表温度与病情不符,应改测腋表
口表测3分钟、腋表测10分钟、肛表测3分钟
病员用过的体温计应浸泡于消毒液中
第9题: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能降低发热体温
需要配合物理降温
需合用哌替啶、异丙嗪
第10题:
早晨体温略低,下午体温略高
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
24h内体温波动幅度不超过1℃
月经期或妊娠妇女体温略低
第11题:
好发于2~4岁小儿
多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
右下腹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体温多升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关于测量体温,叙述错误的是()
第15题:
关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错误的叙述是()。
第16题:
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7题:
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女性基础体温低于男性
老年人体温略低
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运动时体温升高
第19题:
头项软
肌肉软
腰膝软
手软
脚软
第20题:
正常值为36.5℃~37.5℃
小儿常用
昏迷患者可用
体温1日内有1℃以上波动
体温表放置舌下,紧闭口唇5分钟读数
第21题:
女性基础体温低于男性
老年人体温略低
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运动时体温升高
体温呈昼夜周期性波动
第22题:
儿童平均体温偏高
女性排卵后体温升高
老年人平均体温偏低
昼夜温差不能超过1℃
女性排卵后体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