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呋塞米
B、西咪替丁
C、甲氧苯青霉素
D、庆大霉素
E、非甾体消炎药
第1题: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A.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呈块状或颗粒状分布
B.C3呈飘带样沿毛细血管襻沉积
C.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晚期可见Kimmelstiel-Wilson结节
D.IgG和C3呈颗粒样在毛细血管襻沉积
E.以IgG为主,常伴IgM、IgA、C3、C4广泛沉积,呈"满堂亮"现象
第2题:
如果该病人抗GBM抗体(+),ANCA(一),肾活检最可能的荧光免疫病理结果是
A.IgG和补体C3呈光滑线条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
B.IgG和补体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C.IgG和补体C3呈粗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
D.IgG和补体C3呈细颗粒状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
E.IgG和补体C3在肾小球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有关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病理学特征是()
第6题:
哪种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膜呈线样沉积()。
第7题:
哪种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沿肾小球基膜呈线样沉积()
第8题:
新型青霉素Ⅰ
喹诺酮类
西咪替丁
非甾体抗炎药
环孢素
第9题:
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
以IgG和C3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条样沉积
以IgG和C3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样沉积
以IgA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样沉积或团块状沉积
以IgM为主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呈颗粒样沉积
第10题:
肾小球在光镜下改变明显
免疫荧光一般为阳性
常见肾小管上皮的小灶状坏死及再生
肾血管改变明显
偶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样或颗粒样沉积
第11题:
呋塞米
西咪替丁
新型青霉素Ⅰ
喹诺酮类
非甾体抗炎药
第12题:
肾萎缩
全身过敏表现不明显
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状沉积
IgG和C3呈粗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
阴性
第13题:
A、I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条样沉积
B、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呈颗粒样或团块样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和系膜区沉积
C、IgM、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条样沉积
D、无明显免疫球蛋白成分沉积
E、以上都不是
第14题:
以下关于原发性急进性肾炎I型的肾免疫病理特点正确的是
A.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样沉积
B.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C.少或无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
D.IgG为主在系膜区沉积
E.IgA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颗粒样 沉积
第15题:
第16题:
以下关于原发性急进性肾炎Ⅰ型的肾免疫病理特点正确的是()
第17题: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肾活检的免疫病理特点是()
第18题:
下列哪项符合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理改变()。
第19题:
呋塞米
西咪替丁
新型青霉素I
喹诺酮类
非甾体抗炎药
第20题:
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样沉积
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少或无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
IgG为主在系膜区沉积
IgA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颗粒样沉积
第21题:
肾萎缩
全身过敏表现不明显
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状沉积
IgG和C3呈粗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
阴性
第22题:
肾萎缩
全身过敏表现不明显
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状沉积
IgG和C3呈粗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
阴性
第23题:
肾萎缩
全身过敏表现不明显
IgG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状沉积
IgG和C3呈粗颗粒状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沉积
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