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利用PPPOE协议,可以在以太网中为每个用户建立一条类似于点到点的通信链路,以方便对以太网用户的控制。()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户A与用户B通过卫星链路通信时,传播延迟为270ms,假设数据速率是64Kb/s,帧长4000bit,若采用停等流控协议通信,则最大链路利用率为( );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8,则最大链路利用率可以达到( )。

    A.0.1040.832
    B.0.116 0.416
    C.0.188 0.752
    D.0.231 0.832

    答案:A
    解析:
    停等协议是一种简单的流控制技术。接收方每接收一帧都会发送一个确认帧。发送方在收到确认帧之后再发送第二个数据帧。在停等协议控制下,实际传输的有效数据为4000bit,所以最大链路利用率为(4000/64000)/(4000/64000+0.27×2)=0.104。 后退N 帧 ARQ协议具有“推倒重来”的特征,即当出错时要向回走N个帧,然后再开始重传。发送窗口为8时,发送8个最大帧的发送时间=8*4k/64k=0.5秒。信号一来一回的传输延迟=0.27*2=0.54秒。显然,8个帧发送出去时,回应帧还没有传送到用户A。 在最佳情况(数据传输没有出错)下,用户A只要收到第一个回应帧,就可以发送第9帧。因此最大链路利用率应该这么算:用户发送8帧的总时间/(第一帧从开始发送到A收到回应帧的时间)。第一帧从开始发送到A收到回应帧的时间=帧的发送时间+往返传输延迟=4k/64K+0.27*2=0.6025秒。所以最大链路利用率=8*4k/64k/0.6025=0.830。这个结果与答案D的0.832比较相近,但还是不太一样。

  • 第2题:

    用户终端通过ADSL接入Internet需要桥设备的原因是

    A.桥设备实现以太网与点对点信道互连

    B.用户终端通过PPPoE建立与接入控制设备之间的PPP会话

    C.接入控制设备需要通过PPP实现对用户终端的接入控制

    D.以太网是分组交换网络


    A

  • 第3题:

    3、用户终端通过ADSL接入Internet需要桥设备的原因是

    A.桥设备实现以太网与点对点信道互连

    B.用户终端通过PPPoE建立与接入控制设备之间的PPP会话

    C.接入控制设备需要通过PPP实现对用户终端的接入控制

    D.以太网是分组交换网络


    有一个动态分配的IP地址

  • 第4题:

    PPPoE是一个以太网基础上的点对点协议,解决了远程用户接入的用户认证问题。

    A

    B



  • 第5题:

    1、用户终端通过以太网接入Internet不需要桥设备的原因是

    A.通过以太网建立用户终端与接入控制设备之间的交换路径

    B.用户终端通过PPPoE建立与接入控制设备之间的PPP会话

    C.接入控制设备需要通过PPP实现对用户终端的接入控制

    D.以太网是分组交换网络


    终端与ISP之间直接传输PPP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