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所用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B制品高度名义尺寸
C修正系数
D制品公差
E模具制造公差
第1题:
成型零件的基本尺寸需要在原有铸件尺寸基础上增加收缩部分尺寸,另外,考虑模具的磨损和制造,型芯需( )0.7Δ倍,而型腔需( )0.7Δ倍(Δ为铸件尺寸公差),中心距则不予考虑。
第2题:
当塑料的成形收缩率波动范围大,或者模具制造公差及许用磨损量大过大,而制品允许的公差又较小,用公差带法校核不合格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A提高型芯制造精度
B降低许用磨损量
C采用成形收缩率小的塑料
D降低型芯的精度
E增大许用磨损量
第3题:
模具成型零件公差值与压铸件相应尺寸公差值成_____,具体与压铸件相应的尺寸精度_______。()
第4题:
塑料模成型零件是直接与塑料接触的决定制品的形状和()的零件。
第5题:
石材的规格公差是指()的尺寸与标准尺寸之间的误差。
第6题:
塑料模具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第7题:
《段规》中所规定的限度、数据均按名义尺寸计算(包括公差)。
第8题:
在进行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计算时,型芯通常在公差带中取小值,型腔通常在公差带中取大值。
第9题:
有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的零件要求形位公差()。
第10题:
最大
最小
平均
都可以
第11题:
正比,有关
反比,有关
正比,无关
反比,无关
第12题:
塑料平均收缩率
样品尺寸
尺寸公差
收缩量
第13题:
影响塑料制品精度的因素有()。
A模具的制造精度及磨损程度
B塑料收缩率的波动
C成型工艺参数
D模具的结构
E塑料制品的结构形状
第14题:
当制品尺寸很大且精度要求不高时,影响制品尺寸误差的主要因素是成形收缩率的波动,制造偏差和()可忽略不计。
A磨损量
B径向名义尺寸
C修正系数
D制品公差
第15题:
模具设计时以计算收缩率为设计参数来计算型腔及型芯尺寸。
第16题:
新《段规》中所规定的限度、数据均按名义尺寸计算(包括公差)。
第17题:
模具设计和制造时,型芯尺寸一般先取()值,便于修模和防止模具自然磨损。
第18题:
相关原则是图样上给定的()与尺寸相互有关的公差原则。
第19题:
影响塑件尺寸公差的因素有模具的制造精度、模具的磨损量、模具的安装误差、()、成型工艺。
第20题:
影响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塑料制品的收缩率,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及其使用中的磨损等。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最大
最小
平均
都可以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