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
B0.05
C0.5
D0.1
第1题:
当脱模斜度较小且塑件较高的情况下,注塑模分型面应先在塑件()部位。
第2题:
成型薄壁塑件时,注塑模直浇口根部直径最多等于塑件壁厚的()倍。
第3题:
在注塑模的温度调节系统中,为兼顾冷却效率和塑件质量,入水和出水温差应控制在()左右。
第4题:
塑料模按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总公差的(),成型零件的最大磨损量,对中小型塑件取(),对大型塑件取()以下。
第5题:
注塑模设计时,为了塑件的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件开模时留在()上。
第6题:
在设计注塑模各成型零件公称尺寸和公差时,除了附加收缩量外,设计者还必须给出()。
第7题:
在大型塑件或高速注塑模具中,最常见的排气方式是()
第8题:
分型面
外表形状
流道系统
第9题:
第10题:
材料热处理硬度
表面粗糙度
脱模斜度
塑件的尺寸
第11题:
模具结构
塑件几何形状
注塑参数
模具材料
塑件表明质量
第12题:
注塑压力
注塑容量
预塑背压
预塑料量
第13题:
为了利于脱模,注塑模的分型面一般取在塑件()部位。
第14题:
注塑模的模架中核心零件是成型零件。
第15题:
塑料膜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总公差的(),成型零件的最大磨损量,对于中小型塑件取(),对于大塑件则取()一下。
第16题:
注塑机的最大注射压力应稍大于塑件成型所需的注射压力,所以要对注射机的注射压力进行校核。
第17题:
塑件的设计应使()尽可能简单,以便于注塑模的制造及塑件成型。
第18题:
在设计注塑模具非标零件时,不考虑的因素为()。
第19题:
利于塑件的脱模
利于保证塑件质量
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利于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
第20题:
第21题:
塑料性能
注塑机性能
注塑模具结构
注塑工艺参数
车间环境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