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D
更多“关于最小可选速度VLS,哪一项不正确:() A、起飞时VLS=1.13VsB、收一档襟翼时VLS=1.23VsC、光洁时VLS=1.28VsD、20000英尺以上为飞机提供0.1g的抖振余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复飞过程中接通TO/GA时,SRS引导飞机保持:()

    A、VLS+10

    B、VAPP或当前速度

    C、绿点速度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以下关于VLS(最小可选速度),哪种说法正确()

    • A、由沿着速度刻度的琥珀色带的顶部指示
    • B、从飞机接地到离地10秒钟的这段时间内,最小可选速度信息被抑制
    • C、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C

  • 第3题:

    Vapp=Vls+风量修正,其中风量修正的范围是多少(除了形态3和自动着陆外)()

    • A、最小0到最大5KT
    • B、最小5KT到最大10KT
    • C、最小5KT到最大15KT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在合成一维纳米结构(如纳米晶须、纳米棒和纳米线等)时,气相合成可能是用得最多的方法,简述气相法中的气-液-固(简称VLS)生长机制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VLS生长机制:必须有催化剂的存在;在适宜的温度下,催化剂能与生长材料的组元互熔形成液态的共熔物;生长材料的组元不断地从气相中获得;当液态中溶质组元达到过饱和后,晶须将沿着固-液界面的择优方向析出。
    特点:催化剂的尺寸决定纳米线材料的最终直径;反应时间影响纳米线的长径比。

  • 第5题:

    DL1000的主要竞争友商及相关产品是哪些()

    • A、EMC,DL210
    • B、HP,VLS6000系列
    • C、Septon,S2100DS2
    • D、Quantum,DX3000/5000和DXi3000/5000系列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在两部FAC(飞行增稳计算机)不工作或一旦SFCC(缝翼/襟翼控制计算机)襟翼、缝翼双通道失效就会有SPDLIM(速度限制)故障旗(红色)出现,这时在PFD上的还有的信息有:()

    • A、VLS、S、F、VSW
    • B、绿点、速度趋势、VMAX
    • C、当前保持的空速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在FE计算中,为什么要使用VLS速度()。

    • A、防止速度过低
    • B、防止速度超限
    • C、在1台发动机故障时作为最佳速度
    • D、显示速度趋势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速度基准系统(SRS)法则,复飞时目标速度在单发形态被限制在多少节以内()

    • A、VLS+5
    • B、VLS+15
    • C、VLS+25

    正确答案:B

  • 第9题:

    自动推力工作时,可以人工选择SPD/MACH目标低于VLS或高于VMAX: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为什么起飞总是在速度表上用参考游标调出V2+15速度()?

    • A、是单发爬升参考速度
    • B、是最小爬升梯度速度
    • C、所有起飞襟翼位置起飞时保持的最小机动速度或收襟翼的起始速度
    • D、是起飞目标速度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Vls,Vаprot,Vаmax三个速度从小到大排列为()

    • A、VlsVаprotVаmax
    • B、VаmaxVаprotVls
    • C、VаmaxVlsVаprot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最小地速的计算为:()

    • A、VAPP+塔台顶风分量
    • B、VAPP-塔台顶风分量
    • C、VLS+塔台顶风分量
    • D、VLS-塔台顶风分量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双液压失效会导致增大VLS此时()

    A、PFD上显示的Vls(如可用)没有考虑到当前的实际飞机构型

    B、PFD上显示的Vls(如可用)已经考虑到当前的实际飞机构型

    C、PFD上显示的VLS为全形态下的VLS


    本题答案:B

  • 第14题:

    下列哪些参数不是由FAC计算()

    • A、目标速度
    • B、速度趋势
    • C、重心
    • D、VLS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VLS(最小可选速度)在何时被禁止:().

    • A、离地后的最初10秒
    • B、减速板伸出时
    • C、以上两种情况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简述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基本原理。(蒸发-冷凝法、水热合成法、溶剂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模板合成法、自组装法及其特点、VLS机制,VS机制等)


    正确答案: 蒸发-冷凝法原理:在高真空的条件下,金属试样经蒸发后冷凝。
    水热合成法原理: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里,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对反应容器加热,创造一个高温(100~350℃)、高压(1~500MPa)的反应环境,使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重结晶。
    溶胶-凝胶合成原理: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经水解直接形成溶胶或经解凝形成溶胶,然后使溶胶聚合凝胶化,再将凝胶干燥、焙烧去除有机成分,最后得到无机材料。
    微乳液法基本原理: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微乳液,在“微泡”中经成核、聚结、团聚、热处理后得到粉体。
    模板合成法原理:利用基质材料结构中的空隙或外表面作为模板进行合成。结构基质为多孔玻璃、分子筛、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等。
    自组装法原理:基本结构单元在基于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下自发的组织或聚集为一稳定、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外观的结构。
    特点:
    ①有序性:结构比组成部分有序性高
    ②相互作用力弱: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等
    ③组成结构复杂:包含纳米及细观结构
    VLS生长机制:必须有催化剂的存在;在适宜的温度下,催化剂能与生长材料的组元互熔形成液态的共熔物;生长材料的组元不断地从气相中获得;当液态中溶质组元达到过饱和后,晶须将沿着固-液界面的择优方向析出。特点:催化剂的尺寸决定纳米线材料的最终直径;反应时间影响纳米线的长径比。
    VS生长机制:通过热蒸发、化学还原或气相反应等方法产生气相;气相被传输到低温区并沉积在基底上;以界面上微观缺陷(位错、孪晶等)为形核中心生长出一维材料。

  • 第17题:

    HP最近推出新一代的4GbFC接口的VLS6200/6600产品,其主要弱点在于()

    • A、虽然采用4Gb的接口,但是服务器和MSA20之间的连接还是采用原来的SCSI连接方式,仍然是系统性能瓶颈
    • B、VLS引擎依然采用HPProLiant低端服务器,磁盘柜为低端MAS20直联阵列,都是HP的最低端产品,性能很低
    • C、VTL软件OEM自IBM,只具备基本的功能,而且在可虚拟仿真能力方面只支持自有的产品和两款昆腾的早期磁带机,适用范围小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多少海里的VLS增量是使用自动推力或自动着陆时的适航要求()

    • A、2海里
    • B、5海里
    • C、8海里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计算实际着陆距离假定()

    • A、进近速度为人工着陆VLS,自动着陆VLS+5
    • B、飞行员施加最大刹车并防滞系统工作,地面扰流板工作
    • C、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在进近时,飞行增稳计算机计算速度趋势及最小可选速度(VLS)。趋势指示的极端值或VLS段指示的是:未来10秒的速度值以及任何外形下的多少倍VS1g()

    • A、1.13
    • B、1.23
    • C、1.33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关于最小可选速度VLS,哪一项不正确:()

    • A、起飞时VLS=1.13Vs
    • B、收一档襟翼时VLS=1.23Vs
    • C、光洁时VLS=1.28Vs
    • D、20000英尺以上为飞机提供0.1g的抖振余度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我们使用VREF来确定Vapp,VREF为()

    • A、全形态时的VLS
    • B、着陆形态下的VLS
    • C、必须是PFD上显示的VLS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FMGC是如何计算进近速度(VLS、VAPP、F、S、绿点)的()

    • A、使用性能模型和预测的着陆重量(LW)
    • B、使用性能模型和在过渡到进近阶段时的当前重量
    • C、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C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IL-2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促进CTL、NK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毒效应

    B

    又称为TCGF

    C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分泌免疫球蛋白

    D

    促进多数细胞MHC-Ⅰ类分子的表达

    E

    体内高剂量通常引起VLS等副作用


    正确答案: E
    解析: IL-2不能促进MHC-Ⅰ类分子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