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设置在场区上游的挡水坝,应为()坝。A.不透水B.透水C.土 ”相关问题
  • 第1题:

    设置在场区上游的挡水坝,应为不透水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下列适合于处理泥石流上游形成区的措施是( )。
    A.修筑挡水坝 B.修筑谷坊坝
    C.修筑急流槽 D.植树造林、种草种树


    答案:D
    解析:
    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防治措施主要是进行植树造林、种草种树。

  • 第3题:

    4、可用做土石坝防渗体的材料有相对不透水或者弱透水的土料、钢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和土工膜等。


    土质防渗体土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沥青混凝土防渗土石坝;土工膜防渗土石坝

  • 第4题:

    初期坝排渗一般分为不透水坝排渗和透水坝()。

    A.排渗

    B.排洪

    C.排矿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某均质土石坝建于不透水地基上(如图所示),已知坝高为17m,上游水深 H1 为15m,下游水深 H2 为2m,上游边坡系数 m1 为3,下游边坡系数 m2 为2,坝顶宽 b 为6m,坝身土的渗透系数经实验测得为0.025px/s,试用水力学方法计算坝身的单宽渗流量,并画出坝体内浸润曲线。


    × 上、下两段单宽渗流量相等,即: 式中:k=0.1×10-2cm/s,H1=15m,H2=2m,l=17m2+6+2m3=17×2+6+2×3=46m 试算可得:q=2.35×10-5m2/s,a0=3.65m由浸润线公式: 可算出曲线A’C段,实际浸润线为修改后的A—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