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书法始终透露出他那独特的审美思想,即“()”和“()”。
第1题:
黄庭坚工诗能文,善书法。他诗词流宕豪迈,书法亦自成一家,一度风靡朝野,与()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
第2题:
简析颜真卿《祭侄文稿》在书法艺术上独特的审美价值。
第3题:
苏轼除了文学和书法的巨大声誉,其在绘画上也颇有成就,他在画论上的独到见解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下列艺术美学思想不是他观点的是()。
第4题:
试论苏轼的书法艺术。
第5题:
怀素练字刻苦,后人盛传他的事迹是()
第6题:
第7题:
王羲之的书法
颜体和柳体
赵孟兆页的“赵体”
苏轼的书法
第8题:
苏轼的书法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
苏轼的书法典型地代表了宋代书法家重视表现自我学识的风尚
苏轼才华盖世,一生却历尽沉浮,这在中国历代书法家中是十分罕见的
提出了“重法尚意”的美学思想
第9题:
书法关注的重心是审美
字要写得美,要有神采
精熟的书法中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个人气质乃至其全部心灵
独特的汉字形体和书法工具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试述黄庭坚与苏轼书法审美思想和品德的区别。
第14题:
以下关于苏轼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5题:
“宋四家”,即宋代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颜真卿的合称,被后世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四位。
第16题:
苏轼的书法形成一种抒发自我精神的独特书风。他曾言:“(),()。”其“无法”和“信手”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法度应为我所用,而不可以法禁锁天性;二是在“有法”的基础上的一种自由。他十分强调以“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的执著精神来追求“()”的自由。
第17题:
人们在书法艺术中看到的更多是()的思想,它抓住了艺术、审美和创作的基本特征,即形象大于思想;想象重于概念;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第18题:
柳公权
赵孟頫
苏轼
黄庭坚
第19题:
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
审美意象
审美风尚
第20题:
书法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因为它是创造性的活动,需要丰富的想象、高超的艺术才能和独特审美能力
用笔是衡量书法作品好坏的标准,所以书法审美的原则就是看笔力的厚度、弹性、力度及用墨的浓淡
丰富的生活经历、渊博厚实的学识修养是书法创作的源头活水,所以书法创作者应该在练笔之外多关心生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字外功夫”
汉字书法得益于汉字的形体特点,汉字的线条是书法意象世界的基本材料,它能启发作者的想象力,进而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意象
第21题:
第22题:
儒家;
墨家;
禅宗;
道家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