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解放战争时期中间路线的主张是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自觉地提出思想路线问题,是在()。

    •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大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时候公布的?


    正确答案: 1953年9月。

  • 第3题:

    董存瑞是()时期出现的革命英雄

    • A、抗战时期
    • B、解放战争时期
    • C、抗美援朝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朱德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作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诗反映的历史情形出现于()

    • A、北伐时期
    • B、长征时期
    • C、全面抗战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四指示》颁布于()年


    正确答案:1946

  • 第6题:

    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第7题:

    毛泽东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9题:

    问答题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概括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正确答案: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概括的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A

    大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

  • 第14题: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格局;


    正确答案: 此一时期的文学格局是随着战争的进程变化的,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抗战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抗战中期(1938年10月—1944年9月),抗战后期及内战三年(1944年9月—1949年9月)。在空间上看,可以分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大后方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各时段和各区域的文学都有各自的特点。

  • 第15题: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16题:

    解放战争中,中间路线主张:政治上"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经济上"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在实行的方法上则是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战略大决战是什么?


    正确答案: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 第18题:

    时期出现了哪些具有影响的文人画家?他们的艺术主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文人画艺术潮流兴起北宋,活跃于元明清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他们注重文学修养,强调主观意趣的表达,进一步注重笔墨书法因素及特定的艺术形成的追求。宋代的著名文人画家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扬补之、郑所南、赵孟坚等人,他们的创作和理论主张奠定了文人画发展的基础。李公麟是宋代卓越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他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以绘画著称。李公麟绘画表现范围广阔,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且精于临摹古画。他的绘画作品塑造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多种人物生动形象。苏轼以文学知名于世,精于书法,亦能画枯木竹石。他的绘画理论通过著述诗文题跋大量阐述,产生了较大影响。苏轼论画,重视构成艺术形象的主观方面,并在绘画中表现一种超脱世俗、富有诗味的情怀思绪,强调艺术形象的内心根据,认为仅凭技巧修养还不能构成艺术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文人画艺术主张。他虽然也称赞吴道子、崔白、郭熙的艺术,但更推崇王维。苏轼较早地提出“士人画”的概念,并把它与“画工画对立起来。苏轼评画又有“常形”、“常理”之理论,以描绘山石竹木云水而表达“厌于人意”之绘画为上品。传为轼的绘画作品《木石图》反映出文人画家艺术形象更注重主观意趣的表现,并不斤斤计较形似与否。文同和米芾是与苏轼同时的重要画家,文同的“湖州竹派”与米芾的山水画风格对于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同是诗人兼书法家,长于墨竹。他与苏轼一样着重在绘画创作中表现主观情怀,运用书法用笔把五代以来兴起的墨竹画推向新水平,开创出了“湖州竹派”。米芾精鉴收藏,善书法,与子米友仁(1074一1153)并以画水墨云山著名,自称“墨戏”,用水墨淋漓表现江南烟雨迷蒙景色,世称“米家山水”。墨梅亦始于北宋,扬无咎是善画墨梅的文人画家。他所画墨梅朴素无华,具有高雅绝尘的气质。传世之作《雪梅图》寥寥数笔勾出瘦硬枝杈,形象单纯而鲜明,《四梅花卷》画含苞、初开、盛开、花谢四种状态,并题词抒情,体现了士人画诗书画并重的要求。

  • 第19题: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概括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正确答案: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概括的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

  • 第20题:

    问答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是"一化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毛泽东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反映了两个信息:掌握革命领导权、关注农民问题。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至1927年国共合作反对军阀),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但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此时是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毛泽东已经关注到了农民问题,A项正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正是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共产党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以及照搬苏联的经验,攻打中心城市接连失败,工作重心由城市到农村,但此时期毛泽东处于形成阶段,提出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项排除;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阶段,主要是新民主主义理论,C项排除;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关于国家政权建设问题,D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 第22题:

    问答题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格局;

    正确答案: 此一时期的文学格局是随着战争的进程变化的,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抗战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抗战中期(1938年10月—1944年9月),抗战后期及内战三年(1944年9月—1949年9月)。在空间上看,可以分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大后方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各时段和各区域的文学都有各自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存在的三种建国方案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