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1题:
地方各级人大最初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发展而来。
A.对
B.错
第2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了,主要有()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B.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3题:
新中国成立后,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各民族的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4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主要表现在()。
第5题:
简述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方针
第6题:
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第7题:
在我国,领导科学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
第8题: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9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的重大问题是()
第10题:
民国成立
改革开放
二十一世纪
新中国成立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A.追剿残余敌人,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C.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D.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答案:BCD
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一化三改造”。包括确立社会主义、整治资本主义、土地改革,这是一条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它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改造推动建设,以建设保证改造,使中国在整个过渡时期不仅没有因激烈的社会经济关系变动而影响经济建设,而且工农业生产都有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第14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于()
A.农业合作化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没收官僚资本
D.没收外国在华企业
第15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于()
第16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17题:
确立的玉门油田最初的油井井位,并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蓝图做出了贡献的是谁?
第18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
第19题:
()以后上海在短短三年内着实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20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了,主要有()
第21题: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镇压反革命
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22题:
第23题: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24题:
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