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赋役制度;租庸调法
更多“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和()是均田令和()。 ”相关问题
  • 第1题:

    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 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
    • B、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
    • C、国家把大量土地分配给皇室、贵族
    • D、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 B、均田制
    • C、屯田制
    • D、摊丁入亩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唐朝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主要赋役制度是().


    正确答案:租庸调法

  • 第4题:

    唐朝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主要赋役制度是()

    • A、两税法
    • B、租庸调法
    • C、一条鞭法
    • D、初税亩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开始实施均田制
    • B、免除百姓的徭役
    • C、建立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 B、均田制
    • C、私田制
    • D、公田制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 B、抑制土地兼并
    •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 D、百姓赋税过重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唐朝均田制、租庸调、府兵制的内容和作用。

    正确答案: (1)均田制。内容:唐朝均田令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其中,20亩称永业田,可留给子孙耕种;80亩称口分田,受田人死后要交还国家。永业田和口分田,一般不许买卖。还受给相当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给贵族官僚。作用: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2)租庸调法。内容: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交谷物2石,叫做“租”;交纳绢2丈、绵3两,或布2丈2尺、麻3斤,叫做“调”;壮年男子每年服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纳绢代役,叫做“庸”。作用:赋役比前代有所减轻,特别是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
    (3)府兵制。内容:唐朝的府兵制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的基本单位叫折冲府,所领的府兵叫卫士。卫士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操练,不纳租调,不服徭役,但要轮流到京城宿卫,或到边境戍守。遇到战争要自备衣粮器械,应召出征。领兵将领都是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作用:有利于防止将帅专兵跋扈,40%的折冲府集中在关中一带,使朝廷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私田制

    D

    公田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唐朝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主要赋役制度是().

    正确答案: 租庸调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唐朝前期,国家实行均田制,与此相配合的税制是(    )。
    A

    一条鞭法

    B

    初税亩

    C

    租庸调制

    D

    摊丁入亩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和()是均田令和()。

    正确答案: 赋役制度,租庸调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北魏均田制与唐朝均田制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 A、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B、使农民获得了一些土地
    •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
    • 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北魏和唐朝实行均田制的首要条件是()

    • A、租庸调制的实行
    • B、土地兼并中止
    • C、政府财政收入增多
    • D、政府掌握一定土地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和赋役制度是()和()。


    正确答案:均田令;租庸调法

  • 第16题:

    唐朝均田制、租庸调、府兵制的内容和作用。


    正确答案: (1)均田制。内容:唐朝均田令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其中,20亩称永业田,可留给子孙耕种;80亩称口分田,受田人死后要交还国家。永业田和口分田,一般不许买卖。还受给相当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给贵族官僚。作用:均田制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2)租庸调法。内容: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交谷物2石,叫做“租”;交纳绢2丈、绵3两,或布2丈2尺、麻3斤,叫做“调”;壮年男子每年服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纳绢代役,叫做“庸”。作用:赋役比前代有所减轻,特别是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
    (3)府兵制。内容:唐朝的府兵制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的基本单位叫折冲府,所领的府兵叫卫士。卫士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操练,不纳租调,不服徭役,但要轮流到京城宿卫,或到边境戍守。遇到战争要自备衣粮器械,应召出征。领兵将领都是临时委派,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作用:有利于防止将帅专兵跋扈,40%的折冲府集中在关中一带,使朝廷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 第17题:

    下措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的是()

    • A、商鞅变法
    • B、均田令
    • C、土地改革
    • D、三大改造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唐朝前期,大力推行均田制,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土地,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关中农民均田所得最少最可能是由于()

    • A、关中不宜农业,土地、人口少
    • B、关中动荡,农业人口大量南迁
    • C、关中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
    • D、贵族门阀干预,均田执行不力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A

    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

    B

    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

    C

    国家把大量土地分配给皇室、贵族

    D

    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唐朝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主要赋役制度是()
    A

    两税法

    B

    租庸调法

    C

    一条鞭法

    D

    初税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和赋役制度是()和()。

    正确答案: 均田令,租庸调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措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均田令

    C

    土地改革

    D

    三大改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