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在内容上根本的区别是()。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B.二者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D.《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题目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在内容上根本的区别是()。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二者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更多“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在内容上根本的区别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将宪法草案提交全民讨论征求意见的宪法有()。

    A1954年宪法

    B 1978年宪法

    C 1949年的共同纲领

    D 1982年宪法


    参考答案:AD

  • 第2题:

    试结合《共同纲领》论述1954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主要内容:①确认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规定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在我国实行单一制结构形式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②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规定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规定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仲占领导地位,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③确认了过度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步骤,规定要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④确认了公民在法律上的一律平等,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 第3题:

    关于我国宪法的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钦定宪法大纲》是以满清光绪帝的名义颁布的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C. 《中华民国约法》(草案)否决了内阁制而采用了总统制
    D.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共同纲领》是由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是一部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临时宪法。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于瀛台,而颁布于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以慈禧太后的名义所颁布。故答案为A。

  • 第4题:

    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  )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5年宪法
    D.I978年宪法


    答案:B
    解析:
    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 第5题:

    人民政协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的准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评述它们对我国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⑴《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⑵《共同纲领》:1949年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革命将在全国胜利,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一五计划的实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为了加紧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第7题:

    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 A、1975年宪法
    • B、1954年宪法
    • C、1949年共同纲领
    • D、1978年宪法

    正确答案:B

  • 第8题: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在内容上根本的区别是()。

    •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 B、二者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 D、《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将宪法草案提交全民讨论征求意见的宪法有()

    • A、1954年宪法
    • B、1978年宪法
    • C、1949年的共同纲领
    • D、1982年宪法

    正确答案:A,D

  • 第10题:

    人民政协的一切活动以()为根本准则。

    • A、政协章程
    • B、马列主义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在内容上根本的区别是()。
    A

    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

    二者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C

    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我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制定和颁布了5部宪法

    B

    现行宪法颁布后修改过4次

    C

    《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75年宪法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其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
    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B.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C.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D.在阶级意志上,宪法体现的更为集中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的特征.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既具有与其他普通法律的相同之处,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体说来,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都在宪法中作了明确的规定.(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则只要立法机关成员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 第16题:

    下列有关我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制定和颁布了5部宪法
    • B、现行宪法颁布后修改过4次
    • C、《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1912年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D、《中华民国宪法》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共同纲领》
    • B、《钦定宪法大纲》
    • C、《临时约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该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怎样理解其社会主义性质?


    正确答案: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理解: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 第20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 C、《共同纲领》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宪法乃一国根本大法,决定宪法居于根本法地位的因素有许多,但主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在内容上,它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 B、在形式上,它有着逻辑严谨的宪法典
    • C、在效力上,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法律
    • D、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它有着更为严格的条件

    正确答案:A,C,D

  • 第22题:

    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颁布的文件的是 (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钦定宪法大纲》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同宪法大纲》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