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淮西之役发生在唐宪宗时期。元和九年(814)淮西镇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吴元济更加飞扬跋扈,四出攻城略地。唐廷发诸道兵讨伐吴元济,但由于所命非人,指挥无力,出兵三年仍不能奏效。817年,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进驻部城负责统帅全军,平定了淮西之乱。淮西平定后,沧景、卢龙、成德等镇,相继归顺唐中央。独淄青镇李师道负隅顽抗,被宪宗发兵击败。到此时,唐朝算是恢复了表面上的统一,不过节度使握有重兵的局面并未改变,藩镇割据的基础也未消除,所以,表面上的统一当然不可能持久。淮西之役是唐宪宗元和削藩最为重要的一战,它奠定了"元和中兴"局面的基础。


更多“淮西之役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元朝第一次进攻日本的是哪一场战役?()

    • A、弘安之役
    • B、文禄之役
    • C、庆长之役
    • D、文永之役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中国唐代平定淮西藩镇割据的将领是谁?


    正确答案:是李诉

  • 第3题:

    《平淮西雅》是()的作品。

    • A、李华
    • B、韩愈
    • C、柳宗元
    • D、元结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靖难之役


    正确答案: 又称靖难之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榑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 第5题:

    大明顺天国之役


    正确答案: 1903年1月25日至1月28日(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廿七日至卅日)由兴中会谢缵泰、李纪堂与原太平天国将领洪全福共同策划的在广州的起义,起义目标是建立“大明顺天国”。该次起义因事泄而失败。

  • 第6题:

    四渎:东渎大淮淮河、()、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


    正确答案:南渎大江长江

  • 第7题:

    平定淮西藩镇割据的唐代将领是谁?


    正确答案:平定淮西藩镇割据的唐代将领是李诉。

  • 第8题:

    单选题
    在明初,刘伯温是当时的()
    A

    淮西集团

    B

    淮东集团

    C

    浙东集团

    D

    北方集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南宋时期江南东路的财富分属于下面哪一项:()
    A

    湖广、四川总领所

    B

    淮东淮西总领所

    C

    淮东淮南总领所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靖难之役

    正确答案: 明太祖时分封了24个子侄到各地做藩王,太祖后,由长孙朱允(火文)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鉴于诸王势力太大,采纳大臣齐泰等建议,实行削藩政策。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起兵,号称“靖难”。这场战争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人南京,自立为帝,他就是明成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淮西之役

    正确答案: 淮西之役发生在唐宪宗时期。元和九年(814)淮西镇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吴元济更加飞扬跋扈,四出攻城略地。唐廷发诸道兵讨伐吴元济,但由于所命非人,指挥无力,出兵三年仍不能奏效。817年,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进驻部城负责统帅全军,平定了淮西之乱。淮西平定后,沧景、卢龙、成德等镇,相继归顺唐中央。独淄青镇李师道负隅顽抗,被宪宗发兵击败。到此时,唐朝算是恢复了表面上的统一,不过节度使握有重兵的局面并未改变,藩镇割据的基础也未消除,所以,表面上的统一当然不可能持久。淮西之役是唐宪宗元和削藩最为重要的一战,它奠定了"元和中兴"局面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以下哪个贴是柳公权的碑帖?()

    • A、神策军碑
    • B、平淮西碑
    • C、无字碑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南宋时期江南东路的财富分属于下面哪一项:()

    • A、湖广、四川总领所
    • B、淮东淮西总领所
    • C、淮东淮南总领所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文禄、庆长之役


    正确答案: 丰臣秀吉分别于1592、1597年发动的两次侵朝战争。文禄之役:战争初期日军进展顺利,很快攻占汉城和平壤,但其后遭到朝鲜军民的顽强抵抗和明朝援军的打击,在朝日军被迫求和。庆长之役:日军在海上初战告捷,但朝鲜重新起用李舜臣后,日本水军大败,陆上之战也节节败退。秀吉病死后日军撤回国内。这两次侵朝战争不仅给朝鲜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且其巨额战费也是丰臣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

  • 第15题:

    李庭芝是()的制置使。

    • A、淮南
    • B、河南
    • C、淮东
    • D、淮西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淮西之役


    正确答案: 淮西之役发生在唐宪宗时期。元和九年(814)淮西镇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吴元济更加飞扬跋扈,四出攻城略地。唐廷发诸道兵讨伐吴元济,但由于所命非人,指挥无力,出兵三年仍不能奏效。817年,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进驻部城负责统帅全军,平定了淮西之乱。淮西平定后,沧景、卢龙、成德等镇,相继归顺唐中央。独淄青镇李师道负隅顽抗,被宪宗发兵击败。到此时,唐朝算是恢复了表面上的统一,不过节度使握有重兵的局面并未改变,藩镇割据的基础也未消除,所以,表面上的统一当然不可能持久。淮西之役是唐宪宗元和削藩最为重要的一战,它奠定了"元和中兴"局面的基础。

  • 第17题:

    乙未广州之役


    正确答案: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策划的一次武装起义。1894年(光绪二十年)11月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与陆皓东、杨衢云等人策划于1895年(乙未年)发动广州起义,并着手联络广东各地会党、绿林、防营和游勇,于广州陆续设立“农学会”等秘密机构数十处,筹措经费,购运枪支弹药。预定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举事,分道攻城,夺取广州为根据地。又草拟反清檄文和对外宣言,制定青天白日旗,发布“除暴安民”口号。起义前夕,因香港杨衢云约期未至,步调参差,又被叛徒告密,清政府四处搜捕党人,参加起义的群众70多人被捕,陆皓东等英勇牺牲,孙中山被迫流亡国外,起义未发动而告失败。这次起义是以后革命党人一系列武装起义的起点。

  • 第18题:

    四渎指东渎大淮()、南渎大江()、西渎大河(),北渎大济().


    正确答案:淮河;长江;黄河;济水

  • 第19题:

    单选题
    李庭芝是()的制置使。
    A

    淮南

    B

    河南

    C

    淮东

    D

    淮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雍熙之役

    正确答案: 982年,年幼的辽圣宗耶律隆绪继承帝位,由萧太后代理朝政。耶律休哥任南京留守,主持宋边务。986年阴历三月,宋朝陆路军队分三路北进。东路由曹彬、崔彦进、米信率军从雄州道北上,主攻南京;中路由田重进统兵由飞狐道北进,居中策应;西路由潘美、杨继业率领向雁门道进发,扰辽后方。另一路水军自东部沿海,抢占辽西走廊。战事初期宋军的进攻十分顺利。东路惨败,中路失利,西路成孤军,宋军强令副将杨继业带兵攻朔州,后在陈家谷口被俘,绝食而亡。杨继业是北宋名将,议和后,在辽国境内古北口修建“杨令公祠”以示纪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元朝第一次进攻日本的是哪一场战役?()
    A

    弘安之役

    B

    文禄之役

    C

    庆长之役

    D

    文永之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南宋哪个地区的财政上缴税款负担最重()
    A

    淮东

    B

    淮西

    C

    湖广

    D

    江南西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