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被迫于1215年签署“自由大宪章”的英王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1354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公布的()第3章规定:不依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对任何人(无论其财产或是社会地位如何)加以驱逐出国境或是住宅,不得逮捕、监禁、流放或者处以死刑

    A、《自由令》

    B、《大宪章》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答案:A

  • 第2题:

    《自由大宪章》是英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成果。


    参考答案:错

  • 第3题:

    在英国历史上调整英王与教士关系的著名制定法是指()。
    A《大宪章》 B.《克拉伦敦宪法》C.《人身保护法》D.《权利法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的四个选项是英国宪法发展史上四个很有影响力的法律文件,其中A项和B项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它们只是有关确认教会、封建主以及封建行会势力的特权,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法律。后两项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对英国的宪法发展有很大影响。A项《大宪章》是1215年英王约翰颁布的规定英王与英国贵族、诸侯与僧侣的关系的法律,它对英国宪法的发展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虽然名为《大宪章》,但它并不是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法律。B项 《克拉伦敦宪法》是1164年英王亨利二世颁布的规定英王与教士关系的法律。C项《人身保护法》是1679年由议会制定的宪法性法律,其内容主要涉及国家的根本问题。 D项《权利法案》是1689年制定的,制定机关为议会。对付此类涉及法律文件主要内容的题,一是要多记一些历史事实,二是要区分基本的历史时代及相应的社会情况。

  • 第4题:

    关于“王在法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在《大宪章》中得到确立。
    • B、它限制了英王的权力。
    • C、它在12世纪开始形成。
    • D、它有助于英格兰国家内部的团结。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英国政宪之母指的是()。

    • A、自由大宪章
    • B、联邦宪法
    • C、民主大宪章
    • D、贵族大宪章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被誉为“德国自由主义的《大宪章》的是《论国家的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自由大宪章》


    正确答案: 英国封建专制时期宪法性文件之一。习称《大宪章》。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胁迫约翰王在兰尼米德草原签署的文件。文件共63条,用拉丁文写成。多数条款维护贵族和教士的权利,少数条款涉及城市,如确认城市已享有的权利、保护商业自由、统一度量衡等。自由大宪章是对王权的限定,国王如违背之,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自由大宪章后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建立法治的重要依据之一。

  • 第8题:

    被迫于1215年签署“自由大宪章”的英王是()

    • A、查理五世
    • B、腓力四世
    • C、亨利二世
    • D、约翰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被迫于1215年签署“自由大宪章”的英王是()
    A

    查理五世

    B

    腓力四世

    C

    亨利二世

    D

    约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中世纪西欧著名的城市宪章不包括()
    A

    《斯拜尔特权宪章》

    B

    《自由大宪章》

    C

    《马因斯宪章》

    D

    《汉萨同盟宪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与国会的关系。

    正确答案: 英国国王约翰(1199——1216年)统治时期,由于他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的费用和附加税,再加上对法国战争的失利,引起国内各阶层的不满和愤恨。
    1215年,大封建联合各路对王权不满势力迫使约翰签署所谓“自由大宪章”。大宪章规定:
    1、国王不得向大封建主和骑士征收超过常规的贡纳,不得随意逮捕他们和没收他们的财产。
    2、国王要确保各大城市的自治权。
    3、保障人身自由。如果国王违反有关规定,封建主有以武力进行反抗的权利。大宪章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的,把王权置于法律约束之下,是一部保护封建主和市民利益的文件,对后来国会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约翰及其继承者享利三世(1216——1271年)并不履行大宪章规定,1262年爆发内战。1264年5月,大封建主和市民的联军击败了国王的军队,统帅西门·德·孟福尔于1265年1月召开会议,参加者除大封建主外,还有每郡(省)两名骑士代表和每城两名市民代表,这次会议是英国国会的雏形。
    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1271——1307年)为筹备战费,召开国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成分和1265年的那次会议完全一样。以后,国会经常召开,都以这次会议为榜样,因此,它被称为“模范国会”。从此,英国国会制度确立,也标志着英国成为等级君主制国家。
    意义:
    1、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
    2、城市市民的政治地位提高。
    3、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进步。
    4、为后来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自由大宪章》是英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成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人权宣言》

    B.《自由大宪章》

    C.《世界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试析自由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明文规定了对王权的限制;
    2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司法裁判权;
    3确立了国王依法办事的原则;
    4第一次设立一个监督国王履行宪章的机构;
    5表明各阶级的联合行动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新形式;
    6大宪章是英国第一个成文的宪法性文件,成为贵族限制王权的产物。


  • 第15题:

    中世纪西欧著名的城市宪章不包括()

    • A、《斯拜尔特权宪章》
    • B、《自由大宪章》
    • C、《马因斯宪章》
    • D、《汉萨同盟宪章》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自由大宪章意在限制国王的权力,保障贵族的利益。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英国是一个法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和贵族之间维系着一种双向契约关系。中世纪后期,英王不断加强王权,危害到贵族们的封建权益。13世纪初,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共63条条款,部分如下:第12、14条: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需召开大会议;第30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第61条:贵族须推选出25位代表,监督《大宪章》的落实;第63条:教会应享有自由,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充分而全然享受《大宪章》所述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据程汉大《与英国宪法的起源》等(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汉律:崇尚宽简;强调皇权至上(或皇权高于法律);礼法并用(或刑礼一体);儒家思想成为法律的基础。《大宪章》:法律至上,王权有限(或以法律约束王权);保护私有财产;重视监督和落实;保障臣民自由与权利。

  • 第18题:

    简述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与国会的关系。


    正确答案: 英国国王约翰(1199——1216年)统治时期,由于他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的费用和附加税,再加上对法国战争的失利,引起国内各阶层的不满和愤恨。
    1215年,大封建联合各路对王权不满势力迫使约翰签署所谓“自由大宪章”。大宪章规定:
    1、国王不得向大封建主和骑士征收超过常规的贡纳,不得随意逮捕他们和没收他们的财产。
    2、国王要确保各大城市的自治权。
    3、保障人身自由。如果国王违反有关规定,封建主有以武力进行反抗的权利。大宪章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的,把王权置于法律约束之下,是一部保护封建主和市民利益的文件,对后来国会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约翰及其继承者享利三世(1216——1271年)并不履行大宪章规定,1262年爆发内战。1264年5月,大封建主和市民的联军击败了国王的军队,统帅西门·德·孟福尔于1265年1月召开会议,参加者除大封建主外,还有每郡(省)两名骑士代表和每城两名市民代表,这次会议是英国国会的雏形。
    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1271——1307年)为筹备战费,召开国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成分和1265年的那次会议完全一样。以后,国会经常召开,都以这次会议为榜样,因此,它被称为“模范国会”。从此,英国国会制度确立,也标志着英国成为等级君主制国家。
    意义:
    1、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
    2、城市市民的政治地位提高。
    3、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进步。
    4、为后来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 第19题:

    《自由大宪章》保护()的领地继承权。

    • A、贵族
    • B、市民
    • C、农民
    • D、骑士

    正确答案:A,D

  • 第20题:

    问答题
    试析自由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明文规定了对王权的限制;
    2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司法裁判权;
    3确立了国王依法办事的原则;
    4第一次设立一个监督国王履行宪章的机构;
    5表明各阶级的联合行动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新形式;
    6大宪章是英国第一个成文的宪法性文件,成为贵族限制王权的产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被誉为“德国自由主义的《大宪章》的是《论国家的作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王在法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在《大宪章》中得到确立。

    B

    它限制了英王的权力。

    C

    它在12世纪开始形成。

    D

    它有助于英格兰国家内部的团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自由大宪章》

    正确答案: 英国限制王权的封建文件。1215年6月,英王约翰在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签署,共63条。主旨是限制王权,保障教会和领主的特权以及骑士和市民的某些利益。主要内容有:承认教会自由不受侵犯;保障领主和骑士的采邑继承权,不再征收额外继承税或其他贡金、代役税;归还原侵占的领主土地、抵押物和契据;尊重领主法庭的管辖权,国王、官吏不任意受理诉讼,不任意逮捕、监禁自由民;承认伦敦和其他自治城市原有的自由和风俗习惯;统一国内度量衡,保障商贾自由。同时,规定由领主推举25人负责监督宪章的实施。《大宪章》是规定封建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文件,并未保障广大农奴的利益,不久即被英王约翰撕毁。到17世纪,资产阶级对《大宪章》内容作了新的解释,作为要求公民权利、商业自由和法治的法律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