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德国历史上的新人文主义运动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和洪堡的改革。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运动中,领导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A歌德

    B巴西多

    C康德

    D洪堡德


    D

  • 第2题:

    将教育与拯救民族危亡紧紧联系在一起,掀起了德国国民教育运动高潮的《告德意志民族的演讲》的作者是()

    • A、费希特 
    • B、康德 
    • C、洪堡德 
    • D、歌德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德国近代文科中学的变迁(洪堡得时期的改革)


    正确答案: 在19世纪普法战争中崛起的民族复兴运动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在新人文主义著名代表洪堡德担任公共教育长期间,政府对文科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改革。1810年,洪堡德亲自主持编写了文科中学教学计划。突出强调,文科中学主要的教学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尤其是成为有本领、品格好、能尽国民义务的公民。。德语是重要的教学语言。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增加了历史、地理和自然学科,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文科中学更接近实际上生活。同时还加强了对师资的考核与选择,教师要通过考试合格才可担任。

  • 第4题:

    德国双轨制的初步形成是由()促成的。

    • A、路德学校改革运动
    • B、《乡村学校规程》的颁布
    • C、赫克开办“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
    • D、洪堡领导教育改革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教育是()运动的突出表现。

    • A、新人文主义
    • B、古典主义
    • C、裴斯泰洛齐
    • D、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洪堡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几乎脱离人文教育的旨趣,但适时地将科学纳入了人文教育的范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提倡高等教育实用化的运动包括()。

    • A、德国第一次大学改革运动
    • B、德国第二次大学改革运动
    • C、英国的新大学运动
    • D、美国的赠地学院运动

    正确答案:C,D

  • 第8题:

    德国历史上的新人文主义运动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和洪堡的改革。


    正确答案:泛爱主义

  • 第9题:

    单选题
    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教育是()运动的突出表现。
    A

    新人文主义

    B

    古典主义

    C

    裴斯泰洛齐

    D

    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德国双轨制的初步形成是由()促成的。
    A

    路德学校改革运动

    B

    《乡村学校规程》的颁布

    C

    赫克开办“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

    D

    洪堡领导教育改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德国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 1)初等教育改革上,他认为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准备。为培养师资,洪堡派遣18名教师到瑞士裴斯泰洛齐那里进修。
    2)中等教育改革上,洪堡编制了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的教学。
    3)高等教育改革上,洪堡提出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1810年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
    洪堡的教育改革,推动了德国教育的发展,也对以后德国教育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为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模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运动中,领导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A

    歌德

    B

    巴西多

    C

    康德

    D

    洪堡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德国双轨制教育的诞生离不开著名教育改革家洪堡的努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1810年,洪堡创办的对德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是()。


    正确答案: 柏林大学

  • 第15题:

    德国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处于政治和经济原因促成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德国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1)初等教育改革上,他认为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准备。为培养师资,洪堡派遣18名教师到瑞士裴斯泰洛齐那里进修。
    2)中等教育改革上,洪堡编制了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的教学。
    3)高等教育改革上,洪堡提出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1810年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
    洪堡的教育改革,推动了德国教育的发展,也对以后德国教育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为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模式。

  • 第17题:

    德国教育家洪堡重视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对德国后来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人物是()

    • A、威廉三世
    • B、沙恩霍斯特
    • C、威廉·冯·洪堡
    • D、亚历山大·冯·洪堡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19世纪德国教育家()在各学院设立研讨班和研究所,大学在传统的教学职能上发展出种新的职能——科学研究。

    • A、纽曼
    • B、弗兰克
    • C、洪堡
    • D、拉福莱特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德国19世纪的教育改革。(洪堡的教育改革计划)

    正确答案: 德国19世纪的教育改革开始于1809年前后,当时的教育厅长洪堡提出一系列改革计划,特别是中等以上教育方面,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洪堡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谓全面教育首先是课程体系的全面变革。洪堡在任期间曾亲自主持编写了文科中学教学计划,并在文科中学建立了严格的升级制度和考试制度;为了保证中学的教育质量,洪堡还建立了教师考选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洪堡德领导的德国中等教育改革的内容。

    正确答案: 1.对文科中学的改革。1810,洪堡德亲自主持编写了文科中学的教学计划,强调教育任务的重点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德国还加强了对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1810年规定,担任中学教师须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合格证书,从此改变了中学教师由神学家和牧师担任的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德国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处于政治和经济原因促成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德国历史上的新人文主义运动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和洪堡的改革。

    正确答案: 泛爱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德国近代文科中学的变迁(洪堡得时期的改革)

    正确答案: 在19世纪普法战争中崛起的民族复兴运动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在新人文主义著名代表洪堡德担任公共教育长期间,政府对文科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改革。1810年,洪堡德亲自主持编写了文科中学教学计划。突出强调,文科中学主要的教学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尤其是成为有本领、品格好、能尽国民义务的公民。。德语是重要的教学语言。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增加了历史、地理和自然学科,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文科中学更接近实际上生活。同时还加强了对师资的考核与选择,教师要通过考试合格才可担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