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藏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
第1题:
简述藏品定名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规范要求根据《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历史文物定名一般应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年代、款识或作者;特征、纹饰或颜色;器形或用途。《著录规范》中规定:文物藏品的名称应包含该文物藏品的年代、地域、人文以及有关的工艺技法、文饰题材、形态、质地等本体属性信息和物名(或通称)。总而言之,文物定名应当做到“观其名而知其貌”。
A铜器(金属器)定名一般应包括年代、铭文、工艺、花纹、形制(或特征)、器形(通称)等内容,并顺序排列。
B瓷器定名一般应包括年代、窑别、胎釉、绘饰、器形(通称)等内容,并顺序排列。如果瓷器本身有年号款,则在时代后加上“款”字,如果款识是仿款,则应在年号款前加写“仿”字。
C书画定名:一般应包括年代、作者、主题内容、类别(形制)等内容,并顺序排列。无款而又不能确定作者的,年代可知的则可写“宋人”、“明人”、“清人”。如系临摹,名称中加“临”字;如是仿摹,名称中加“仿”字;三人或三人以上合作的,则写明前两人名字。
D玉器定名一般应包括年代、作者、工艺、纹饰、特征、质地、器形(通称)等内容,并顺序排列。
此外,还需注意:
(1)有历史、艺术价值而本身有残缺的藏品,应先注明“残”字
(2)凡不能分割的文物,定名时应标在一起;成组的文物,完整无缺者,要定一集体名称。失群者应在单个名称前标上集体名称。
(3)凡文物无铭文,款识,又无特殊纹饰者,器名前标质地。
(4)凡文物附属的附件,不标在名称内,只在注中说明。E近现代文物定名一般应包括年代、物主、事件、地点、用途、通称等内容。近现代文物名称用语,既应尽可能简明扼要,又要规范,还须符合语言习惯。
第2题:
简述我国财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第3题:
简述最大诚信的含义和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第4题:
藏品定名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第5题:
藏品编目的主要步骤和主要内容
第6题:
藏品鉴定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7题:
简述保险补偿原则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藏品编目的主要步骤和主要内容。
藏品编目步骤:
1、填写编目卡片是编目基础,反映了藏品蕴涵的内容、外在特征和对藏品的梗概的认识。要求完备性:多角度反映藏品特征;准确性:每个项目要如实填写一致性:做到标准化和规格化
2、将编目卡片按照一定次序组成一个完善的逻辑体系,编成目录。内容:编写项目分为基本项目和鉴定项目两方面。基本项目:登记号、原来号、数量、来源、入馆日期、照片底版号、拓片号、档案号、编目日期及编者,有关资料(参考文献、著录、研究论文等)
鉴定项目:名称、时代、质地、尺寸、重量、现状(完残、修复)、描述和评价(对藏品的概要描述,包括特征、评价、内涵和历史背景等)。
第14题:
藏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
第15题:
简述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代表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16题:
简述文物保护的主要内容。
第17题:
简述藏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
第18题:
简述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