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民国时期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商鞅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之一。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锐意进行法制改革,前后近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战国时期法家变法中最具成效的一次。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剥夺旧贵族特权。首先是废除奴隶制的“世卿世禄”,规定除国君嫡系以外的宗室贵族,若无军功,就撤销其爵禄和贵族身份,有功的人才能享受尊荣,没有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其次是取消“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商鞅建议秦孝公施行“刑无等级”,不论谁触犯了了国家法律,统一按法律规定治罪,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再次是奖励军功,规定不论贵族或是平民,只要有军功,就能按照军功大小获得爵位、田宅和官职,打破了“贵贱不愆”的原则,使得广大中下层民众能够通过为国立功的方式获得政治地位和经济财物,激发了社会活力,扩大了新兴地主的社会基础。
    第二、发展农业耕织。首先是奖励农耕,先后颁布《废井田》、《垦草令》、《为田开阡陌令》等法令,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进步;其次是奖励纺织,,对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布帛生产多的农户免除徭役,进行奖励;再次是加强赋税,颁布《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即要求家里有成年男子二人以上者,需要另立户籍,使每个劳动力都能发挥其劳动潜力,以此增加户税来源,进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第三、强化中央集权和基层控制。一是推行郡县制,在地方进一步完善郡县制度,设郡首、县令为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免,进而由国王控制全国的行政权、军事权;二是推行基层连坐制,从法律上将民户之间建立起连带责任,户与户之间有罪要相互纠举,奖励告奸,惩罚隐匿者,一户犯罪,同一什伍里的民户皆要承担责任,以此来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
    商鞅变法一方面清除了秦国旧贵族的政治经济势力,另一方面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其他法家变法,使秦国一跃而成为令其它六国畏惧的强国,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提出了一系列“法治”理论和“法治”施行方法,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封建等级制度等,为对秦及后世的法制的统一和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 第2题: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 第3题:

    试述民国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得失。


    正确答案: (1)民国时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及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我国教育家们进行了大量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实验主要有:第一,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第二,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第三,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第四,北京及其他大学实行的教育体制改革;第五,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及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这些改革对当时及以后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3)教学改革实验主要包括:第一,试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第二,推行设计教学法和实验道尔顿制;第三,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这些教学改革实验反对传统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发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主要是照搬或抄袭美国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教学方法,脱离我国当时的教育实际,缺少独立研究精神,有些教学改革实验成效不大。

  • 第4题:

    简述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原来的工商税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住这种情况下,1994年,我国对原有的工商税制进行了改革。这次工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四个人面的内容。
    (1)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3)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主要是对收入较高者征收,对中低收人者少征或不征。
    (4)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贸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凋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人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人消费税等。
    改革后税种内32个减至23个,初步实现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的统一,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5题:

    我国近年来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实行分税制体制
    • B、建立部门预算制度
    • C、实行工商税制改革
    • D、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 E、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正确答案:B,D,E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民国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得失。

    正确答案: (1)民国时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及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我国教育家们进行了大量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实验主要有:第一,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第二,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第三,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第四,北京及其他大学实行的教育体制改革;第五,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及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这些改革对当时及以后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3)教学改革实验主要包括:第一,试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第二,推行设计教学法和实验道尔顿制;第三,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这些教学改革实验反对传统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发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主要是照搬或抄袭美国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教学方法,脱离我国当时的教育实际,缺少独立研究精神,有些教学改革实验成效不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分税制改革前,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正确答案: (1)财政包干体制不利于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在地方财政增收的同时不能保证中央财政增收,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影响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而且,由于利益固定化,地区之间相互之间自成体系,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这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矛盾的。
    (2)由于利益格局固定化,导致财政运行机制发生紊乱现象:擅自减税免税、随意退税、包税,滥摊派、各种集资屡禁不止,财政流失严重。而且,与财政并行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部门愈来愈多,大大降低了财政的分配协调职能。
    (3)税收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不同经济成分和不同经济形式的企业所得税不统一,内、外资企业流转税制不一致,征管比较混乱。
    (4)国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没有理顺,企业普遍实行的“包死基数,超收多留”的承包办法,不但制约了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而且不利于企业之间公平竞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所得税、流转税和其他税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我国20世纪80年代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20世纪80年代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在商品课税方面,陆续开征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一些地方的工商税收取代了原有的工商税,并修订了关税。
    (2)在所得税方面,陆续开征了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健全了所得税体系。
    (3)在财产和资源课税方面,陆续开征或恢复了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和盐税。
    (4)在行为税方面,开征了烧油特别税、筵席税、建筑税、国有企业奖金税。
    (5)在地方税方面,开征或恢复了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6)在涉外税收方面,陆续开征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我国1994分税制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正确答案: 内容(要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完善(要点):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2)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尚待规范。
    (3)集权与分权关系的调整。
    (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 我国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整体配套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证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改革的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
    (1)流转税制改革。全面开征增值税,并推行规范化的计征管理办法;在工业生产领域全面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了十一类消费品开征消费税,和增值税配合,起着双层调节作用;取消工商统一税。
    (2)所得税制改革。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统一个人所得税,对内外籍公民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
    (3)其他税种改革。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取消盐税,并入资源税;开征土地使用税、证券交易税、遗产税;调整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将屠宰税、筵席税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20世纪80年代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我国20世纪80年代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在商品课税方面,陆续开征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一些地方的工商税收取代了原有的工商税,并修订了关税。
    (2)在所得税方面,陆续开征了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健全了所得税体系。
    (3)在财产和资源课税方面,陆续开征或恢复了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和盐税。
    (4)在行为税方面,开征了烧油特别税、筵席税、建筑税、国有企业奖金税。
    (5)在地方税方面,开征或恢复了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
    (6)在涉外税收方面,陆续开征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 第14题:

    简述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 第15题:

    试述民国时期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北京政府的税收1、田赋整理归并税目;取消遇闰加征并减轻偏重地区赋额;确定田赋收入的归属,田赋收入划归中央政府,将田赋附加划归地方政府,实行田赋预征。2、就场征税,自由买卖,盐税收入归中央,附加收入归地方。3、关税
    二、南京政府
    (一)明确划分国家税收与地方税收的界限
    (二)间接税制的建设与改革:1、关税(1)关税自主权的收回(2)海关行政权的改变(3)关税税则的修订四次修订税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很大变化;关税收入增加。2、盐税(1)恢复缉核制度;(2)就场征税,人民自由买卖;(3)盐税及附加尽归中央收入3、裁撤厘金,创办统税以大宗机制商品为课税对象的消费税(货物出厂税)。由财政部所属统税机关征收;从量征收;税率:定额税率;征收方法:就厂征收或驻关征收;已税货品运销各省,不再另征其他捐税;运销国外的商品实行免税政策,后改为出口退税制
    (三)直接税的开征和改革(1)举办所得税(2)整顿印花税(3)开征营业税(四)整理地方税1、将田赋划归地方收入,同时督促地方要限制附加,取缔摊派。
    作用: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废除厘金,代之以统税,促进了商品流通;划分国地收入,废除各种田赋附加,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有利于经济发展。

  • 第16题:

    试述1994年流转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所得税改革
    企业所得税改革。第一步,从1994年起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以后待条件成熟再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二)流转税改革
    建立一个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的与消费税、营业税互相协调配套的流转税制。
    (三)其他税种的改革
    (1)开征土地增值税
    (2)研究开征证券交易税
    (3)研究开征遗产税
    (4)抓紧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
    (5)简并税种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民国时期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北京政府的税收1、田赋整理归并税目;取消遇闰加征并减轻偏重地区赋额;确定田赋收入的归属,田赋收入划归中央政府,将田赋附加划归地方政府,实行田赋预征。2、就场征税,自由买卖,盐税收入归中央,附加收入归地方。3、关税
    二、南京政府
    (一)明确划分国家税收与地方税收的界限
    (二)间接税制的建设与改革:1、关税(1)关税自主权的收回(2)海关行政权的改变(3)关税税则的修订四次修订税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市场,促进了民族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很大变化;关税收入增加。2、盐税(1)恢复缉核制度;(2)就场征税,人民自由买卖;(3)盐税及附加尽归中央收入3、裁撤厘金,创办统税以大宗机制商品为课税对象的消费税(货物出厂税)。由财政部所属统税机关征收;从量征收;税率:定额税率;征收方法:就厂征收或驻关征收;已税货品运销各省,不再另征其他捐税;运销国外的商品实行免税政策,后改为出口退税制
    (三)直接税的开征和改革(1)举办所得税(2)整顿印花税(3)开征营业税(四)整理地方税1、将田赋划归地方收入,同时督促地方要限制附加,取缔摊派。
    作用: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废除厘金,代之以统税,促进了商品流通;划分国地收入,废除各种田赋附加,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有利于经济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1993年至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税制改革是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税制改革可能有很多形式,既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
    (1)我国税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调整税种布局,确定合理税率,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合理划分中央税种和地方税种,为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创造条件。
    ②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主要是统一企业所得税,完善流转税,改变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税种和税率,并使各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大体公平,为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③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使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④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⑤简化、规范税制。主要是取消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的税种,开征必要的新税种。
    ⑥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既不增加企业总体税负,又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但一些地方、部门、企业以及个人的利益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税制改革理应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格局的调整。
    ⑦严格控制优惠减免,规定除税法、税收条例所列的减税免税项目外,在执行中不准随意减税免税。
    (2)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②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③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
    ④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等。
    1994年进行的全面税制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税制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制框架。但该税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按照宽税基、低税率、差别待遇、严格管理的思路继续深化税制改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1994年税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其中包括税制改革的任务。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同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针对旧税制的某些不完善之处,1994年税制改革提出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的指导思想。根据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中坚持的原则如下。一是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调整优化税制结构、合理化分税种和确定税率,实行分税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通过税制改革,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二是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三是体现公平税负,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公平税负是市场经济对税收制度的一个基本要求,要逐步解决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置税种税率的问题,通过统一企业所得税和优化流转税,使各企业之间税负大致公平,为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平等竞争创造条件。四是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五是简化、规范税制。取消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设置的税种,开征一些确有必要开征的税种,实现税制的简化和高效。
    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商品税改革。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三税并存,互不交叉”、内外两套税法的做法,改为增值税和消费税相配合的双层次商品税制结构,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取消产品税和对外资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对商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普遍征收增值税,并选择部分消费品交叉征收消费税,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交易和第三产业征收营业税。第二,改革企业所得税。将过去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第三,改革个人所得税。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第四,对资源税、特别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做了大幅度调整,如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开征土地增值税,取消盐税、奖金税、集市交易税等7个税种,并将屠宰税、筵席税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新设了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但一直没有立法开征)。改革后的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遗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和牧业税。
    1994年税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经过这次改革,中国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1994年税制改革至今已逾十年,在这期间,中国的总体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角度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仍是有差距的,一些问题逐渐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中国对税制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党的第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以来,一些重要的税制调整措施相继出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内容和缺陷。

    正确答案: 我国1994年起进行的的分税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规范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建立新的税收管理体系。
    分税制改革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尚未完全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和财权;分税制在具体的执行中并不规范,具有明显的“双轨制”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绿色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①废除或修正现行的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及赋税
    ②改革现行税制,使之利于环境
    ③开征新的生态税,实行对环境有害产品全面征税的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1994年流转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所得税改革
    企业所得税改革。第一步,从1994年起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以后待条件成熟再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二)流转税改革
    建立一个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的与消费税、营业税互相协调配套的流转税制。
    (三)其他税种的改革
    (1)开征土地增值税
    (2)研究开征证券交易税
    (3)研究开征遗产税
    (4)抓紧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
    (5)简并税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1994年后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