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清朝()实施的。

题目

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清朝()实施的。


相似考题
更多“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摊丁入亩是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起实行的赋税制度,即将原征丁银依比例摊入田亩征收(称”地丁银”),从而将原一条鞭法中以丁为征收依据的差役银改为完全以田亩为依据征收。( )


    参考答案: 正确

  • 第2题:

    有甲、乙、丙、丁四个数,已知甲的8%为9,乙的9%为10,丙的10%为11,丁的11%为12,则甲、乙、丙、丁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根据题干,甲=9×100÷8=(1+1/8)×100,乙 =10×100÷9=(1+1/9)×100,丙=11×100÷10=(1+1/10)×100,丁=12×100÷ 11=(1+1/11)×100。故正确答案为D。

  • 第3题:

    “将直隶各省现今征收钱粮册内有名人丁,永为定数,嗣后滋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颁布这一政策的清代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答案:B
    解析:
    清康熙皇帝于l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勿增勿减,永为定额”。

  • 第4题:

    材料一
    今海宇承平巳久戶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徵錢糧實有不可人丁雖增地畝並未加廣應令直省督 撫將見今錢糧冊内有名丁數勿增勿減永為定額其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錢糧編審時止將增出實數 察明另造清冊題報
    --《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二四九,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壬午
    材料二
    丁口之輸賦也其來舊矣至我朝雍正間因各疆吏奏請以次攤人地畝於是輸納徵解通謂之地丁或曰丁隨地起是古來夫布之徵口率之賦一切取之農夫而戶冊所謂富民市民者擁貲千萬食指千人不服 田畝即公家一絲一粟之賦無輿焉
    --王慶雲《熙朝紀政》卷三《記丁隨地起》
    回答问题:
    (1)对材料一、二加以句读。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措施。


    答案:
    解析:
    (1)材料一
    今海宇承平已久,戶口日繁,若按見在人丁加徵錢糧,實有不可。人丁雖增,地畝並未加廣,應令直省督撫,將見今錢糧冊内有名丁數,勿增勿減,永為定額。其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錢糧,編審時止將增出實數察明,另造清冊題報。
    材料二
    丁口之输賦也,其來舊矣。至我朝雍正間,因各疆吏奏請以次攤人地畝,於是輸納徵解,通謂之地丁,或曰丁隨地起。是古來夫布之徵、口率之賦,一切取之農夫,而戶冊所謂富民市民者,擁貨千萬,食指千人,不服田畝,即公家一絲一粟之賦無興焉。
    (2)①康熙五十一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将康熙五十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税。
    ②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
    ③上述赋税改革措施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明清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 第5题:

    制作鸡肉馅的成形以()为佳。

    • A、蝇头丁
    • B、小丁
    • C、大丁
    • D、骰子丁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清朝()实施的。

    • A、顺治
    • B、康熙
    • C、乾隆
    • D、嘉庆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音数为3的五度叫做()

    • A、小五度
    • B、纯五度
    • C、减五度
    • D、增五度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已知甲的12%为13,乙的13%为14,丙的14%为15,丁的15%为16,则甲、乙、丙、丁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采用增额红利分配方式的保险公司可在合同终止时以()方式付给红利

    • A、现金
    • B、增额
    • C、退保
    • D、减额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判断题
    古有仲虺赞美商汤纠正过失,傅说劝诫商王武丁勿以担心别人耻笑为由拒绝改正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主当以知错能改为美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正确答案: 奥卡姆剃刀定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丁公司是由甲、乙、丙为股东而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所谓“有限责任”是指()

    A、甲、乙、丙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丁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B、甲、乙、丙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丁公司的债权人承担直接清偿责任

    C、如丁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甲、乙、丙应在其出资额范围内,以自己出资以外的其他个人财产为公司清偿债务

    D、丁公司以其全部财产为限对其债权人承担有限责任


    参考答案:A

  • 第13题:

    已知甲的13%为 14,乙的 14%为 15,丙的 15%为 16,丁的16%为17,则甲、乙、丙、

    丁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将各省现今征收钱粮册内有名人丁,永为定数,嗣后滋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颁布这一政策的清代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答案:B
    解析:
    清康熙皇帝于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勿增勿减,永为定额”。

  • 第15题:

    ()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正确答案:奥卡姆剃刀定律

  • 第16题:

    古有仲虺赞美商汤纠正过失,傅说劝诫商王武丁勿以担心别人耻笑为由拒绝改正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主当以知错能改为美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小乙帝时他发现武丁贤明,于是有意传位给武丁,但武丁的哥哥们垂涎于王位,便密谋杀害武丁,武丁只好逃出宫与庶民为伍,当时的庶民又叫做什么呢?


    正确答案: 小人

  • 第18题:

    史载:“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扶,将见(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最早实施这一政策的皇帝也曾()

    • A、册封五世达赖
    • B、平定三藩之乱
    • C、首次征收地丁银
    • D、接见过渥巴锡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年金保险按给付额是否变动可划分为()和变额年金。

    • A、增额年金
    • B、减额年金
    • C、流动年金
    • D、定额年金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清朝()实施的。
    A

    顺治

    B

    康熙

    C

    乾隆

    D

    嘉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清朝()实施的。

    正确答案: 康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清雍正帝实行“摊丁人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意味着(  )。
    A

    人口增加后地丁银随之增长

    B

    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

    C

    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

    D

    人头税与田赋分别征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摊丁入亩”的实行,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这也意味着从此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因此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