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非战公约》的倡议人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倡议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倡议书的结尾一般要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B.倡议书的事项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C.根据倡议者的不同.倡议书可分为个人发布的倡议书和组织发布的倡议书
    D.倡议书的内容和要求要具体化

    答案:A
    解析:
    倡议书的结尾部分,一般是呼吁号召,表明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要彰显感染力。同时,还需注意,倡议书结尾一般不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A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 第2题:

    下列关于倡议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题应标明“倡议书”三个字
    B、称呼可根据倡议对象选用适当的称谓
    C、称呼可以不另起行而在正文中指明倡议对象
    D、不可以在标题“倡议书”三个字前面概括倡议的内容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正确、D项错误,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 字。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
    B项正确。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
    C项正确。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 第3题:

    CIS导入发起人由于在导入中所处位置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倡议人和()。

    A责任人

    B建议人

    C报告人

    D决策人


    B

  • 第4题:

    下列不符合倡议标题的是()。

    • A、“倡议书”
    • B、“广大的青年朋友们”
    • C、倡议内容+文种
    • D、倡议对象+文种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在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 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 A、1899年的《海牙和会》
    • B、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
    • C、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
    • D、1943年的《莫斯科宣言》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康有为是怎样倡议办报的?


    正确答案: 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主张维新变法的人迅速聚合,形成一个派别,登上了政治舞台。报刊成为它的舆论工具。由此,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政党(团体)报纸,并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
    维新派的发起者和领袖是康有为。他于1879年游历了上海、香港,对西方国家情况开始有所了解,又目睹列强侵略和清王朝腐败的现状,因此深有感触。1888年,他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时,写一封5000字的上皇帝书,要求“变成法,通下清,慎左右”,以救亡图存。这是康有为第一次上书皇帝。在顽固派的干扰下,这封信没有递上去,但在一些人中传诵,康有为获得了同情与称赞。1891年,他回广州办“万木草堂”。在讲演的同时,他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作为维新变法主张的理论依据。198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失败后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于是康有为第二次上书皇帝。在具体建议中康有为陈述了办报的必要性。他写道:“近开报馆,名曰新闻,政俗备存,文学兼述。小之可以观物价,琐之可以见土风。清议时存,等于乡校,见闻日辟,可通时务。外国农业、商学、天文、地质、教会、政律、格致、武备各有专门,以为新报,尤足以开拓心思,发越聪明,与铁路开垦实相表里;宜纵民开设,并加奖励,庶裨政教。”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其中的思想明显源于西方,但对当时的中国是切实可行的。
    5月29日,他又写了一封长达13000字的上皇帝书,内容与“公车上书”相似,只是强调了变法的紧迫性。这是第三次上书。
    6月23日,康有为写了第四封上皇帝书,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表明了他的政治要求。这封信中有“设报达聪”的建议,他写道:“宜令直省要郡各开报馆,州县乡镇亦会续开,日月进呈,并备数十副本发各衙门公览。虽乡校或非宵旰寡暇,而民隐咸达,官匿皆知。”他还建议购买各种外国报纸,如《泰晤士报》等,“令总署派人每日译其政艺,以备一览,并多以印副本,随邸报同发,俾百僚咸通悉敌情,皇上可周知四海。”由于顽固派的阻挠,这封信没有递上去。
    此后,康有为就着手办报。同年8月17日,《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

  • 第7题:

    倡议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是()


    正确答案:罗蒙诺索夫

  • 第8题:

    以下关于个体保险消费者投保决策主要参与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倡议者是首先提出投保建议的人,他们通常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先进的理念和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
    • B、影响者是对倡议者所提出的投保建议发表个人意见,影响该建议最终达成与否的人
    • C、决策者是对投保倡议作出最后决定的人
    • D、购买者是享受保险合同保障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非战公约》

    正确答案: 20年代法美两国发起的、旨在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订立的国际条约。又称《非战公约》或《凯洛格—白里安协定》。因为由美国国务卿凯洛格以及法国外长白里安发起,故名。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德等15国代表在巴黎签署条约,提出禁止将战争当作解决国际纠纷的工具,各国只能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彼此间的争端。但是,条约并没有对侵略者以及违反条约者规定必要的惩罚措施,因而在实践上也起不到有效作用。《非战公约》订立后,先后有60多个国家参加了条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 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

    1899年的《海牙和会》

    B

    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

    C

    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

    D

    1943年的《莫斯科宣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非战公约》的倡议人是()
    A

    普恩加莱

    B

    柯立芝

    C

    白里安

    D

    凯洛格

    E

    麦克唐纳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CIS导入发起人由于在导入中所处位置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倡议人和()。
    A

    责任人

    B

    建议人

    C

    报告人

    D

    决策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角色是( )。

    A.顾问
    B.经纪人
    C.倡议者
    D.治疗者

    答案:D
    解析:
    在社区照顾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主要有治疗者、倡议者、顾问、经纪人、辅导者和教育者。其中,治疗者角色是指为个别服务对象提供行为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也开展家庭治疗和小组治疗。

  • 第14题:

    暂时解决欧洲安全问题的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
    B.《洛桑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答案:C
    解析:
    1925年欧洲国家签订《洛迦诺公约》,它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欧洲进入了一个相对和缓的时期。因此,正确答案是C。

  • 第15题:

    “克隆人”议题属于()

    A倡议性议题

    B专业性议题

    C普遍性议题

    D局部性议题


    C

  • 第16题:

    下列关于倡议书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倡议书是集体所发出的提议
    • B、倡议的目的是为了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同心同德,共同行动
    • C、倡议是议论、建议的意思
    • D、倡议书可以在有关会议上宣读,也可以张贴、登报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

    • A、凡尔赛条约
    • B、非战公约
    • C、五国海军协定
    • D、英德海军协定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非战公约》


    正确答案:指1928年8月签订的《关于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亦称《非战公约》。《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签订之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外交上也处于孤立地位。法国希望与美国确立紧密联系以增强抑制德国的力量,建议美法缔结非战公约。美国则要求将公约变为一个多边条约,企图使美国在条约中居于领导地位。经过激烈斗争,《非战公约》签署。其主要内容是:(1)声明各参加国废弃战争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2)只能用和平方法处理和解决国际争端。《非战公约》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不区分战争的性质,而且各帝国主义国家都附有“保留条件”,它们仍然可以在“自卫”的幌子下发动侵略战争。因此它不能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但该公约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 第19题:

    《非战公约》的倡议人是()

    • A、普恩加莱
    • B、柯立芝
    • C、白里安
    • D、凯洛格
    • E、麦克唐纳

    正确答案:C,D

  • 第20题:

    填空题
    弭兵运动是由宋国发起的,共有两次。第一次是由宋大夫()倡议;第二次由宋大夫()倡议。

    正确答案: 华元,向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不符合倡议标题的是()。
    A

    “倡议书”

    B

    “广大的青年朋友们”

    C

    倡议内容+文种

    D

    倡议对象+文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
    A

    凡尔赛条约

    B

    非战公约

    C

    五国海军协定

    D

    英德海军协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倡议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是()

    正确答案: 罗蒙诺索夫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