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填词歌曲有《春景》《送别》《西湖》等,也有少量创作歌曲,如《春游》《留别》《早秋》等,其中()是一首三部合唱曲,也是现在见到的我国最早的一首合唱曲。
第1题:
歌曲《送别》是()词。
第2题:
歌曲《梦到家和故乡》被李叔同重新填词后,歌名改为()。
第3题:
我国近代最早一首三部合唱曲是()
第4题: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歌》是()根据美国通俗歌曲填的词。
第5题:
一代名儒李叔同,借用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参考一首日本歌曲的歌词并浓缩《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创作了名曲《送别》,20世纪中国人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名曲《送别》的创作() ①说明了中华文化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根基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③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第6题:
李叔同填词歌曲有哪些?
第7题:
近代填词歌曲中,曲调选自日本乐歌和欧洲歌曲的如沈心工的(),李叔同的《送别》.
第8题:
新中国时期的歌曲创作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主要的风格体裁有()、抒情歌曲、()、()、少儿歌曲和合唱歌曲等。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聂耳
李叔同
田汉
刘天华
第12题:
《旅愁》
《乡愁》
《送别》
《离别》
第13题:
中国的多声部合唱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李叔同的三部合唱《春游》。
第14题:
歌曲《梦到家和故乡》被李叔同重新填词后,歌名该为()
第15题:
歌曲《问》的曲作者是()
第16题:
中国早期校园歌曲《送别》出自哪一位音乐家之手:()
第17题: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一代名儒弘一法师李叔同,借用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参考一首日本歌曲的歌词并浓缩《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创作了名曲《送别》,20世纪中国人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名曲《送别》的创作() ①说明了中华文化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根基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不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第18题:
李叔同填词歌曲有《春景》《送别》《西湖》等,也有少量创作歌曲,如《春游》《留别》《早秋》等,其中()是一首三部合唱曲,也是现在见到的我国最早的一首合唱曲。
第19题:
李叔同的代表作品有歌曲()()(),还有一部中国最早的音乐作品()。
第20题:
简述填词的群众歌曲有哪些。
第21题:
第22题:
《送别》
《旅愁》
《昨夜梦》
《学堂乐歌》
第23题:
第24题:
周作人
李叔同
吴伯箫
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