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 C, D
更多“1970年2月,尼克松提出了“新的和平战略”,其三个支柱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三个世界”与“势力均衡”的国际战略理论分别是()提出来的。

    • A、毛泽东、基辛格
    • B、毛泽东、尼克松
    • C、尼克松、基辛格
    • D、邓小平、尼克松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战后美国政府突出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战胜苏联的战略是()

    • A、“尼克松主义”
    • B、“卡特主义”
    • C、“里根主义”
    • D、“超越遏制战略”

    正确答案:D

  • 第3题:

    1974年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时提出了()的战略思想。

    • A、和平共处
    • B、团结合作
    • C、平等互利
    • D、“三个世界”划分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A、新前途
    • B、新战略
    • C、新前景
    • D、新境界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推进“两转两提”,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请回答“两转两提”的内容?


    正确答案: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 第6题:

    尼克松主义实际上是一种()

    • A、和平战略
    • B、遏制战略
    • C、缓和战略
    • D、以实力求和平战略

    正确答案:C

  • 第7题:

    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国际地位相对削弱,为确保美国霸权目标,哪两届政府调整了对外政策,提出了和平战略()。

    • A、艾森豪威尔
    • B、肯尼迪
    • C、约翰逊
    • D、尼克松

    正确答案:B,C

  • 第8题:

    江泽民经过观察和分析,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做出了科学判断:“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故我国处于和平状态,对战争无需警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1970年2月,尼克松提出了“新的和平战略”,其三个支柱为()

    • A、伙伴关系
    • B、和平队
    • C、实力
    • D、谈判
    • E、粮食用于和平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单选题
    “三个世界”与“势力均衡”的国际战略理论分别是由谁提出来的?()
    A

    毛泽东、基辛格

    B

    毛泽东、尼克松

    C

    尼克松、基辛格

    D

    邓小平、尼克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1970年2月,尼克松提出了“新的和平战略”,其三个支柱为()
    A

    伙伴关系

    B

    和平队

    C

    实力

    D

    谈判

    E

    粮食用于和平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截至2012年初,31个省区市对旅游业做出明确的战略定位,其中28个省区市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中13个省区定位为(  )。
    A

    优先发展的产业

    B

    战略性支柱产业

    C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服务业

    D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正确答案: D,A
    解析:
    2012年,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都对旅游业做出明确的战略定位,28个省区市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其中13个省区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 第13题:

    “和平演变”战略的提出者是()

    • A、杜勒斯
    • B、肯尼迪
    • C、尼克松
    • D、杜鲁门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是()

    • A、实力
    • B、现实威慑战略
    • C、伙伴关系
    • D、谈判
    • E、军事优势论

    正确答案:A,C,D

  • 第15题:

    “三个世界”与“势力均衡”的国际战略理论分别是由谁提出来的?()

    • A、毛泽东、基辛格
    • B、毛泽东、尼克松
    • C、尼克松、基辛格
    • D、邓小平、尼克松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依托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的战略思想。

    • A、1996
    • B、1997
    • C、1998
    • D、1999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的七十年代代表性的国家战略是()

    • A、“新遏制”战略
    • B、“和平”战略
    • C、“参与与扩展”战略
    • D、尼克松主义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1989年5月,布什政府抛出了“()”的战略,突出了和平演变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标志着和平演变战略己经发展成为美国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战略。


    正确答案:超越遏制

  • 第19题:

    美国尼克松政府实行的军事战略是()。

    • A、遏制战略
    • B、灵活反应战略
    • C、战区防务战略
    • D、现实威慑战略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TPM的体系框架()。

    • A、以企业经营效率化为目标,8大支柱为主轴的架构,以5S为基础
    • B、1个愿景/目标/战略,10大支柱,5S基础
    • C、1个愿景和目标,8大支柱为主轴的架构,以5S和DMS为基础
    • D、1个愿景/目标/战略,10大支柱,以5S和DMS基础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三个世界”与“势力均衡”的国际战略理论分别是()提出来的。
    A

    毛泽东、基辛格

    B

    毛泽东、尼克松

    C

    尼克松、基辛格

    D

    邓小平、尼克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TPM的体系框架()。
    A

    以企业经营效率化为目标,8大支柱为主轴的架构,以5S为基础

    B

    1个愿景/目标/战略,10大支柱,5S基础

    C

    1个愿景和目标,8大支柱为主轴的架构,以5S和DMS为基础

    D

    1个愿景/目标/战略,10大支柱,以5S和DMS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新巴塞尔协议》出台的背景及其三大支柱。

    正确答案:
    2001年1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草案第二稿,并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征求银行界和监管部门的意见。这年年中决定新资本协议草案于2002年定稿,2005年实施,并全面取代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成为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各国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最新法则。
    (1)《新巴塞尔协议》出台的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运行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巴塞尔协议》中风险权重的确定方法遇到了新的挑战。这表现为在信用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对银行业的破坏力日趋显现。在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以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为主的市场风险频频发生,诱发了国际银行业中多起重大银行倒闭和巨额亏损事件。而《巴塞尔协议》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考虑不足。
    ②危机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危机蔓延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银行业迫切感到重新修订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已刻不容缓。一方面,要尽快改进以往对资本金充足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③技术可行性。学术界以及银行业自身都在银行业风险的衡量和定价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探索性工作,建立了一些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数学模型。现代风险量化模型的出现,在技术上为巴塞尔委员会重新制定新资本框架提供了可能性。新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复杂得多,但也较为全面。它把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估和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新协议不仅强调资本充足率标准的重要性,还通过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以期有效地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①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最低资本要求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率。其中有关资本的定义和8%的最低资本比率没有发生变化。但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问题,新协议在原来只考虑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②第二大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管。这是为了确保各银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用于判断其面临的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资本是否充足做出评估。监管当局要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化解状况、不同风险间相互关系的处理情况、所处市场的性质、收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监督检查,以全面判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
    ③第三大支柱——市场纪律。市场纪律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程度;只有建立健全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各市场参与者才可能估计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和清偿能力。为了提高市场纪律的有效性,巴塞尔委员会致力于推出标准统一的信息披露框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