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是()。
A.明人伦
B.亲民
C.明明德
D.至善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
第一是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人“明德”,
第二是“亲民”,“泛爱众而亲仁,
第三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
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提出的大学教育目标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略
第5题:
《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是()。
第6题:
首先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而发展了大学科研职能的是:()
第7题:
开发大学生的心智潜能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目标之一。
第8题:
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大步骤。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明人伦
亲民
明明德
至善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
明明德
略
第16题:
习近平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调要紧密联系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并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
第17题: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第18题:
拿破仑时期掌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领导部门是()。
第19题:
《大学》提出大学教育的纲领是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第20题:
人们在观念上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系统的教育观念是()。
第21题:
教育部
帝国大学
大学区
国家教委
第22题:
对大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大学精神教育
目前我国大学生缺乏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有重要意义
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大学精神教育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