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A.不愁吃、不愁喝
B.不愁吃、不愁穿
C.不愁住、不愁穿
D.不愁住、不愁吃
第3题:
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两不愁具体指扶贫对象不愁()、不愁()。()
A.住 行
B.吃 住
C.吃 行
D.吃 穿
第4题:
第5题:
扶贫开发工作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指的是()
第6题:
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两不愁具体指扶贫对象不愁()、不愁()。
第7题:
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第8题:
“两不愁三保障”是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第9题:
“两不愁、三保障”是衡量贫困户退出的重要指标,其中的“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
住房安全
消费水平
第12题:
不愁吃
不愁穿
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
住房安全
第13题:
A.保障住房安全
B.不愁吃
C.不愁穿
D.保障基本医疗
E.保障义务教育
第14题:
某市某农村曾先后流传“说可怜,道可怜,最苦要数六零年,萝卜叶子做饭吃,芥菜叶子当油盐”和:“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的歌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改变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第18题:
朱特因打官司而身无分文,但他凭着自己的勤劳,靠()渐渐地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
第19题:
某市某农村曾先后流传“说可怜,道可怜,最苦要数六零年,萝卜叶子做饭吃,芥菜叶子当油盐”和:“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的歌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20题:
陕西省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年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
第21题:
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有保障。
第22题:
不愁吃
不愁穿
不愁住
不愁行
第23题:
义务教育
基本医疗
住房安全
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