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抗战时期大后方地区的商业有哪些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与零售商业相比,批发商业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交易批量大。一般来说,批发商业的交易批量还是要大于零售商业的交易批量。当然,这里所说的交易批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的交易批量,即每笔交易所完成的销售量,而不是一定时期内的交易总量。
    2)交易范围或市场范围广泛。随着交通或通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很多批发用户根本不用“来店”购买,而可以通过远程、无纸化方式进行交易,批发商业的交易范围或市场范围要远远大于零售商业的交易范围或市场范围,即批发商业的商圈要远远大于零售商业的商圈。
    3)交易关系稳定。由于批发商业的交易对象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而这些批发用户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或其他事业的持续进行,就必须按着生产经营上的技术要求持续、稳定地进行重置购买。

  • 第2题:

    商业银行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有:
    (1)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3)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受到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十分明显;
    (4)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过程充满了风险;
    (5)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社会各种风险的集散地。

  • 第3题:

    中药商业药品经营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必须持有商业药品经营许可证,产销关系密切,供方稳定,供应及时,主要对象是医疗单位和下级批发站。
    具有一定的仓储条件和储备能力。
    经营技术性强,有懂商业经营知识的执业药师。
    严禁经营假劣药品。

  • 第4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与抗日文化工作有哪些?


    正确答案: (1)1938年初,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中国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参政会;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先后具领导了大后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2)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和开展国统区进步文化工作,推动和参与文化界抗战团体的组建和发展。
    (3)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第5题:

    抗战时期大后方金融业畸形繁荣的原因是()

    • A、抗战开始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大量向大后方撤退,使大后方的银行数量骤然增加
    • B、抗日初期大后方的工商业有所发展给银行的发展带来条件
    • C、大后方外资银行势力削弱,减轻了对中国银行业的压力
    • D、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给一些银行业造成了投机机会
    • E、资金内流,给大后方的金融业注入了血液

    正确答案:A,B,C,D,E

  • 第6题:

    大后方和“孤岛”的“剧场戏剧”相持阶段历史剧的特点


    正确答案: 强烈的现实的政治功利性。引起剧作家创作冲动的往往不是历史的人的思想、感情、心理;而是借历史的人来表现现实的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而且集中于政治意识,以及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那部分道德、情操。

  • 第7题:

    大后方抗战电影特点


    正确答案: 通俗化和进步性

  • 第8题:

    重庆在抗战时期曾是民国陪都,成为了战时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问答题
    大后方和“孤岛”的“剧场戏剧”相持阶段历史剧的特点

    正确答案: 强烈的现实的政治功利性。引起剧作家创作冲动的往往不是历史的人的思想、感情、心理;而是借历史的人来表现现实的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而且集中于政治意识,以及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那部分道德、情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与抗日文化工作有哪些?

    正确答案: (1)1938年初,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中国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参政会;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先后具领导了大后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2)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和开展国统区进步文化工作,推动和参与文化界抗战团体的组建和发展。
    (3)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商业银行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有:
    (1)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3)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受到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十分明显;
    (4)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过程充满了风险;
    (5)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社会各种风险的集散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抗战时期大后方金融业畸形繁荣的原因是()
    A

    抗战开始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大量向大后方撤退,使大后方的银行数量骤然增加

    B

    抗日初期大后方的工商业有所发展给银行的发展带来条件

    C

    大后方外资银行势力削弱,减轻了对中国银行业的压力

    D

    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给一些银行业造成了投机机会

    E

    资金内流,给大后方的金融业注入了血液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重庆是抗战时期的全国教育中心。除成都的华西坝外,被誉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四坝”中是的()都在重庆。

    • A、沙坪坝
    • B、江津白沙坝
    • C、北碚夏坝
    • D、广阳坝

    正确答案:A,B,C

  • 第14题: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金融业畸形繁荣的原因有()

    • A、银行大量向大后方撤退
    • B、大后方的工业有所发展
    • C、大后方外国银行的势力得到发展
    • D、大后方外国银行的势力受到削弱

    正确答案:A,B,D

  • 第15题:

    抗战时期大后方地区的商业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①商业行业的增多。
    ②商业资本的增加,经营规模的扩大。
    ③出现一些地区间的联合经营公司。
    ④在西部出现一些新的商业中心,原有的商业中心地位有所提高。
    ⑤民营商业出现两极分化。

  • 第16题:

    什么是商业信用,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2)主要特点: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同时包含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行为;交易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商业信用发生后,买卖双方就存在着以一定货币金额表现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创造出相应的流通工具。
    (3)优点:商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促进流通的作用,是推销商品的有力武器,是解决流通手段不足的最便利方式。所以就企业间的信用活动而言,商业信用是首选、是基础。
    (4)缺点: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和经营者之间主要以商品提供的信用。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商业信用的授信方向,即一般只能由上游产业向下游产业提供。
    首先,是商业信用规模受企业资本规模、尤其是商品资本量的限制。其次,是商业信用的信用能力有限。制约了商业票据的流通性。再次,信用量变动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 第17题:

    抗战时期大后方最大的电影制片机构是()。

    • A、中国电影制片厂
    • B、中央电影摄影场
    • C、西北影业公司
    • D、东北电影制片厂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某某地区成为商业中心,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工农业商品生产的水平、人口的密度、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等等。
    举例说明: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武汉地理位置适中,与我国各大贸易中心的距离几乎相等;武汉位于江汉平原,农业发达,且自身工业发达;区内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大;京广线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捷;湖北省行政中心等等。

  • 第19题:

    抗战时期,现代新儒学在西南大后方所办的书院有:马一浮的复兴书院;梁漱溟的()书院;张君励的民族文化书院。


    正确答案:勉仁

  • 第20题:

    电子商业汇票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与纸质商业汇票相比,电子商业汇票具有以下特点:
    以数据电文形式代替实物票据;
    以电子签名取代实体签章;
    以网络传输代替人工传递;
    以计算机录入代替手工书写。
    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商业汇票的电子化与无纸化,出票、流转、兑付等均以电子化方式进行,没有实物形式的商业汇票。

  • 第21题:

    问答题
    抗战时期延安创办了哪些报刊?有何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抗战时期,延安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也是全国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抗战前,延安已有《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抗战开始后,除继续出版《解放》周刊外,又加强了《新中华报》的工作,还创办了许多新的报刊,形成了以党中央机关报为中心的报刊系统。1939年2月7日,《新中华报》改组为党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系统地报道了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战的事变和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此外,它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反击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它的新华社、《解放》周刊共同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了集中力量创办党的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新中华报》于1941年5月15日终刊。《共产党人》杂志,1939年10月20日,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刊物。《〈共产党人〉发刊词》: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对18年来中国革命经验的系统总结。《八路军军政杂志》,1939年1月15日,八路军总政部,1942年停刊,共39期。《中国工人》,1940年2月7日,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1941年3月停刊,共13期。《中国青年》杂志,1939年4月16日,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1941年3月停刊,共3卷。《中国妇女》,1939年6月,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1941年3月停刊,共2卷。《中国文化》,1940年2月15日,陕甘宁文化协会机关刊物,1941年3月停刊,共15期。毛泽东在创刊号上发表了重要论著《新民主义论》,强调出版报刊应紧密联系群众的革命实践。《边区群众报》,1940年3月25日,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1941年成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读者称赞它“念着顺口,听着顺耳”,很受群众欢迎。新华社:从1938年起,新华社逐渐在几个大的抗日民主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分社,但仍与地方党报一体。1939年初,党中央决定新华社脱离《新中华报》成立独立的编辑部,从此新华社开始了独立的发展阶段。1941年5月,党中央发出《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后,各地方的通讯社都改为新华社的分社,单独与新华社总社建立直接的工作联系。与此同时,新华社内部机构也作了较大的调整,设立了编辑科、通讯科、译电科、油印科。1944年8月成立了英文广播部,9月1日对外播发英文电讯稿,到1945年新华社由抗战开始时的20多人增加到110多人。这样既加强了中央的宣传力量,也加强了党对整个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抗战时期,现代新儒学在西南大后方所办的书院有:马一浮的复兴书院;梁漱溟的()书院;张君励的民族文化书院。

    正确答案: 勉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隋唐时期,巴蜀地区商业十分繁荣,主要商业城市有哪些?

    正确答案: 成都、梓州、陵州、阆州、夔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金融业畸形繁荣的原因有()
    A

    银行大量向大后方撤退

    B

    大后方的工业有所发展

    C

    大后方外国银行的势力得到发展

    D

    大后方外国银行的势力受到削弱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