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第1题:
下列“线型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第2题:
()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3题:
山东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是()
第4题: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大运河”和“()”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5题: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6题: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7题: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的成功申遗,将助推杭州旅游更上一层,同时也告诫政府未来应注重对大运河的保护。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是()①保护、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挖掘文化遗产中的商业价值③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④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第8题:
茶马古道
丝绸之路
唐蕃古道
长城
第9题:
①②
②③
①③
②④
第10题:
丝绸之路
长城
京杭大运河
第11题:
2011
2012
2013
2014
第12题:
秦朝
隋朝
唐朝
元朝
第13题:
河北省拥有四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在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的是()。
第14题:
()与大运河同一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通往西亚和欧洲的著名商路。
第15题:
在联合国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16题:
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我国重视大运河申遗工作,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 ①是全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展示 ②是该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对研究该国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趋同性具有独特作用
第17题: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大运河”与“丝绸之路”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
第18题:
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第19题:
当地时间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有利于()①全面展示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②促进人类文明的趋同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第20题:
长城
大运河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清东陵和清西陵
第21题:
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
流经河南洛阳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第22题:
“福建土楼”
“丝绸之路”
“京杭大运河”
“土司遗址”
第23题:
北京
河南
江西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