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完备与记载内容的丰富,是宋代方志发展的主要标志。
第1题:
明代王世贞认为地方志是古代“千乘之国”和“附庸之邦”所设的史官记载的时事内容。清代王志坚则更明确地说:“郡邑之有志,盖原本于列国之史。”章学诚更是强调说明:“方志,为国史之遗。”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
A.方志是从古代的史官记述发展而来的
B.方志和史书是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
C.方志的作者经历代研究证明是各朝史官
D.方志和史书是一母所生的孪生兄弟
第2题:
宋代方志学取得了怎么样的进步?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成为宋元方志的直接渊源;
2)周应合《建康志》,卷首《修志本末》为南宋方志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宋代方志的编修走向成熟和繁荣,方志体例逐渐完善并趋于定型,方志数量多,方志学成熟于南宋。取得的进步:
①明确提出编修方志的目的和作用是‘存教化,识典章’
②认识到方志性质是地方史,内容包括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因而注意按史法修志;
③坚持详今略古的修志原则,重视调查搜访地方文献和当今材料;
④确定了方志的完整体例,即把志书分为纪、图、表、志、传五部分;
⑤确立了设置机构以及专家修志的编纂要求和具体步骤。
第3题:
第4题: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第5题:
()的完备与记载内容的丰富,是宋代方志发展的主要标志。
第6题:
简述宋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
第7题: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第8题:
第9题:
对本地地理风物民俗的记载
对当时所发生事件的记载
对所见所闻之事的记载
对历代有关闽地史料遗闻逸事的辑录
第10题:
方志是从古代的史官记述发展而来的
方志和史书是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
方志的作者经历代研究证明是各朝史官
方志和史书从来是一母所生的孪生兄弟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宋代官学管理发展的主要标志。
(1)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包括国子学、太学、医学、律学、算学、书学和新设的武学和画学以及各级各类地方学校,同时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还建立了相互连接的学制,州县学生可以逐级升入太学。
(2)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崇宁二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长官为提举学事使,负责管理所属州县教育,这是我国设置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始。
(3)创行“学田制”,为官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4)加强了教师管理制度。太学聘请著名学者为教授,并将竞争机制引入太学,每一门课程由两人讲授,“以较优劣善否”。地方官学教师实行考试选差,形成“考选教官”的制度。对学官定期考核,以考试结果作为其升迁或贬斥的依据。
(5)通过放宽入学等级限制和指定严格的学规促进了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
(6)通过更新教材、实行“三舍法”和“积分制”加强了教学管理。
第14题:
股票的内容应当完备,如果股票记载的内容欠缺或不真实,则股票无效。(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地方志,简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书籍文献。万方地方志资源分为哪两种()
第16题:
《地方志》上对徽州的记载是“地瘠薄,不给于耕”。
第17题:
在宋代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这之中,以周应合的贡献为最大。在宋代诸多方志学家中,以他提出的方志理论最为完整。
第18题:
填入句子括号内,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历史说”认为:()。明代王世贞认为地方志是古代“千乘之国”和“附庸之邦”所设的史官记载的时事内容。清代王志坚则更明确地说:“郡邑之有志,盖原本于列国之史。”章学诚更是强调说明“方志为古国史之遗”。
第19题:
股票的内容应当完备,如果股票记载的内容欠缺或不真实,则股票无效。()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