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认为,人人天生就有“四心”,即“(),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第1题:
翻译: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第2题: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第3题: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包括“四心”,其中属于“仁之端”的是()。
第4题:
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
第5题: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中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种观点是典型的()。
第6题: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说的。
第7题:
孟子认为如果没有(),便与禽兽没有区别。
第8题:
恻隐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仁义之心
第9题:
性恶论
有善有恶论
非善非恶论
“性善论”
第10题:
恻隐之心,义之端
羞恶之心,仁之端
辞让之心,礼之端
是非之心,信之端
第11题:
第12题: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羞恶之心
廉耻之心
第13题:
孟子对“良知”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良知是()。
第14题: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对应仁、义、礼、智。
第15题: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就有“四心”,即“(),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第16题:
心之四端指的是()。
第17题:
孟子论证了(),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第18题:
“四端”是孟子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具体来讲为()。
第19题: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第20题:
是非之心
进退之心
悲喜之心
善恶之心
第21题:
恻隐之心
是非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第22题: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是非之心
以上都对
第23题:
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第24题: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