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
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第1题:
中国算学的顶峰时期是在()
第2题: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
第3题:
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商周 ②西汉 ③明清
第4题: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第5题: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是在()。
第6题:
在中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东欧和北非地区是在()
第7题:
佛教在中国的初传阶段是在()
第8题: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指出:“……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作者所说的“革新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的表现是()
第9题:
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
中美对外政策的差异
第10题:
隋唐时期
南北朝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第11题: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第12题: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大多数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排斥中国政策的破产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13题:
在谈到如何看待引用外资和人才时,孙中山反对()
第14题:
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想要组建像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大型贸易公司……是不可能的”。他这样说的依据主要是()
第15题: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第16题:
佛教中国化过程完成的时间在()。
第17题: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第18题: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时期。
第19题:
在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一直在潜滋暗长,在繁华的城市出现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现象开始于()
第20题:
中国人本应该是最优秀的士兵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思想都被禁锢着
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动机才能摆脱落后
中国人突破不了社会条件的束缚
第21题:
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缺少技术领先的企业
生存环境未根本改变
第22题:
第23题:
汉朝
唐朝
宋朝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