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中由皇帝在皇宫殿内亲自主持的考试称为殿试,殿试出现于武则天时期,()时形成制度。
第1题: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始于隋代,兴于唐代,完善于宋代,定型于明代,直到清末1905年被废除,历经1300余年。明清科举考试共分四级。下边排列的四级考试哪项正确?()
第2题: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第3题:
武则天为广揽人才,在选官制度上所做的创新是()
第4题:
科举制中由皇帝在皇宫殿内亲自主持的考试称为殿试,殿试出现于武则天时期,()时形成制度。
第5题:
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第6题:
殿试是明朝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因为考场设在奉天殿而得名。凡中式的贡士均可参加。殿试由皇帝主持,因是“天子亲策于廷”,所以又称()。
第7题:
唐代武则天后,偶尔举行殿试,宋代殿试已经制度化。
第8题:
乡试
会试
廷试
北闱
第9题:
第10题: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第11题:
常举、制举、殿试
县试、府试、院试:
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县试、殿试
第12题:
第13题:
在科举考试中的省试合格以后的考生,还要由皇帝或者三品以上的大臣主持,在殿庭中进行策试,称为()
第14题: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完备,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第15题: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首创殿试制度的统治者是()
第16题:
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始于下列哪位皇帝()
第17题: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考中者取得举人资格的考试是()
第18题: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在各省贡院举行的考试称()。
第19题:
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作为一项制度是在宋代正式确定的。
第20题: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文华殿
第21题: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第22题: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状元
举人
榜眼
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