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聚落的选址。

题目

简述聚落的选址。


相似考题

3.高中地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 上午 甘肃省兰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内容:3.基本要求: (1)要有板书。 (2)试讲十分钟左右。 (3)说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答辩题目: 1.简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2.你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都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河流能够塑造出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那么,这些地貌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进行学习。 (二)新课讲授 1.冲积平原的优势 【教师活动】 展示“图4.21聚落规模和河流地貌的关系”,并请学生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河流冲积平原为聚落形成提供哪些有利条件? 【学生回答】 (1)供水:提供了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交通: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3)土壤、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 2.对聚落的影响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图4.21聚落规模和河流地貌的关系”和“图4.2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请学生结合教材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南方的乡村和北方的乡村在规模和分布上有何不同? (2)平原低地和山区河谷地带的聚落是如何分布?说明原因。 【学生回答】 (1)我国北方地区地势平坦,形成大规模的乡村;南方地区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2)平原低地的聚落,为了预防洪水,人们一般要加高加固河堤,聚落一般沿河成线装分布;山区河谷地带的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方,为了预防洪水。 【教师总结】 (1)影响聚落规模: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聚落规模大;南方水乡河网密布,聚落规模较小。 (2)影响聚落分布:河流两岸,聚落分布较多,越往中下游地区,聚落越密集。聚落的选址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开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洪水的威胁,因此,聚落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课本P81的活动探究题,思考:为什么在河流的上游,聚落选择分布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选择分布在地势稍高的B地? 【学生回答】 聚落的分布首先是考虑地形平坦,因此上游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为低平且取水也方便,两侧的山坡则较为陡峭不适合聚落的分布,因此上游选择在A地;中下游沿河地区往往有了大面积的平原分布,地势平坦的地方面积较大,可供聚落分布的面积也较大,但是中下游往往河水水量较多,洪水期来临时易出现水灾,因此聚落的选择应考虑B地。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崇明岛发展起来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板书设计】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冲积平原的优势 供水、交通、土壤、地形 2.对聚落的影响 (1)影响聚落规模 (2)影响聚落分布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2.你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都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更多“简述聚落的选址。”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仓库选址的程序与主要内容。
    (1)准备阶段
    (2)地区选择阶段
    (3)地点选择阶段
    (4)编制报告阶段

  • 第2题:

    简述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
    (1)有利于物品合理化。
    (2)方便用户。
    (3)有利于节省基建投资。
    (4)能适应国民经济一定时期发展的需要。

  • 第3题:

    聚落考古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 A、聚落中的人际关系
    • B、聚落中单独的器物
    • C、聚落中的贸易关系
    • D、聚落中的战争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简述市场位置对设施选址的影响。


    正确答案: 1)设施目标市场的额接近程度直接影响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和运输成本
    2)生产运作设计接近目标市场企业就越能够迅速地获得市场反馈确保生产和研发的产品与客户的需要保持一致

  • 第5题:

    简述选址问题的分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按驱动力
    按选址的离散程度
    按数据的聚合程度
    按时间维度
    按设施的数量:
    单一设施选址:运输成本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多个设施的选址:除考虑运输成本外,需要考虑各设施间的竞争力、设施间的需求分配、
    集中库存的效果、设施的成本。
    按离散程度:
    连续选址法:可选一个连续空间中所有可能的点,并选择其中最优的一个。
    离散选址法:在一系列预先经过筛选的可能方案中作出选择。(多设施选址)
    按数据的聚合(aggregation)程度:
    零售选址、工厂、仓库的最终位置的选择:较少使用数据聚合的方法。可精确选址位置。
    实际选址问题:为了控制问题的规模以便求解,一般使用集成的数据关系。
    按时间维度:
    静态选址:以某一时期的数据为基础进行选址;
    动态选址:一次选址规划跨越多年。即固定设施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多阶段的动态选址。
    按驱动力:
    仓库和工厂的选址: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是经济因素。一般是成本因素。
    零售选址:一般是赢利因素。
    地点赢利=地点收入–场地成本
    服务设施选址:到达的容易程度是首要因素。

  • 第6题:

    简述区域变电站选址要点?


    正确答案: ①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
    ②便于各级电压线路的引入和引出,架空线走廊与所(站)址同时决定;
    ③建设地点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④所址地势高而平坦(110~500KV变电新标高宜百年一遇,35KV50年一遇);
    ⑤交通运输方便;
    ⑥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
    ⑦具有可靠的水源;
    ⑧不占或少占农田;
    ⑨考虑对邻近设施的影响。

  • 第7题:

    简述建筑选址即不利选址产生不利后果。


    正确答案: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不利于夏季通风,冬季冷气流在凹地形成对建筑的冷霜效应。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建筑选址即不利选址产生不利后果。

    正确答案: 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不利于夏季通风,冬季冷气流在凹地形成对建筑的冷霜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乡村聚落的类型及空间特征?

    正确答案: a、一般类型的乡村
    (1)密集型农村聚落;特点: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
    (2)分散型农村聚落;特点:规模小,呈点状,松散布局。
    (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特点:规模较小,住宅彼此排列保持一定的距离。
    b、活动性村落特点:村落没有固定的地点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或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居住地。一般出现在牧民或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
    c、特殊类型
    (1)美国单户型,特点:多分布于美国中西部和大草原地区,是一种分散的聚落景观。
    (2)集体农场型,特点:街道整齐,村落的形成是按规划所建。
    (3)经营性农场;特点:是一种与集体农场相类似的乡村式经营性农场。与集体农场不同的是,该类聚落生活服务设施较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聚落考古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

    聚落中的人际关系

    B

    聚落中单独的器物

    C

    聚落中的贸易关系

    D

    聚落中的战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的兴起对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居民点职能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村落以农牧业为主,在商业、手工业活跃和集中的地方则形成了商业、手工业城镇。
    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乡村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农村村落规模的发展,并形成了专门供应花卉、菜、水果、乳制品等的村落以及为城市提供麻类、生丝、棉花等工业原料的村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简述仓库选址的方法。
    (1)优缺点比较法
    (2)加权因素分析法
    (3)重心法
    (4)线性规划-运输模型法
    (5)德尔菲分析模型法

  • 第13题:

    简述不同地区选址特点。 


    正确答案: 海岸地区:
    ①尽量选在岩质或砂质岸线,减少淤积。
    ②尽量选在有天然掩护的海湾,降低造价。
    河口地区:
    ①尽量避开制约河段,尤其是潮流界附近的河段。
    ②注意拦门沙对航道的影响。
    河流地区:
    ①不影响主航道——水域宽广河段为好。
    ②避开冲、淤严重河段。
    ③尽量不选在叉道上,应选在其上游或下游。
    ④选在水流平顺、流速小的河段。
    ⑤注意河床演变过程,应选在基本稳定河段。

  • 第14题: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就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 B、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 C、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 D、乡村聚落在地域上没有差异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从经济的角度,简述影响选址的因素。


    正确答案: (一)运输条件和费用
    1、选择接近原材料供应的地区
    l)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
    2)原料易变质的企业;
    3)原料笨重,产品由原料中的一小部分提炼而成;
    4)原料运输不便。
    2、选择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l)产品运输不便;
    2)产品易变化和变质;
    3)大多数服务业。
    (二)劳动力可获得性与费用
    (三)能源可获得性与费用
    (四)厂址条件与费用

  • 第16题:

    简述城市的兴起对农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居民点职能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村落以农牧业为主,在商业、手工业活跃和集中的地方则形成了商业、手工业城镇。
    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乡村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农村村落规模的发展,并形成了专门供应花卉、菜、水果、乳制品等的村落以及为城市提供麻类、生丝、棉花等工业原料的村落。

  • 第17题: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 B、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 C、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应加以保护
    • D、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类居住条件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简述乡村聚落的类型及空间特征?


    正确答案: a、一般类型的乡村
    (1)密集型农村聚落;特点: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
    (2)分散型农村聚落;特点:规模小,呈点状,松散布局。
    (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特点:规模较小,住宅彼此排列保持一定的距离。
    b、活动性村落特点:村落没有固定的地点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或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居住地。一般出现在牧民或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
    c、特殊类型
    (1)美国单户型,特点:多分布于美国中西部和大草原地区,是一种分散的聚落景观。
    (2)集体农场型,特点:街道整齐,村落的形成是按规划所建。
    (3)经营性农场;特点:是一种与集体农场相类似的乡村式经营性农场。与集体农场不同的是,该类聚落生活服务设施较差。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聚落就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

    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C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D

    乡村聚落在地域上没有差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乡村的聚落类型。

    正确答案: 1.按职能分:
    农业聚落:农村(耕作业村),山村(林果业村),牧村,渔村,狩猎村,副业村
    非农业聚落:集镇,工矿业村,旅游村落,特征村落(如宗教、气象站、地质监测站等)
    2.按形态分:
    集聚型农村聚落(团状、带状、环状、棋状等)
    分散型农村聚落(生产力水平高低)
    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活动型农村聚落
    特殊型农村聚落(美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经营性农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B

    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C

    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应加以保护

    D

    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类居住条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正确答案: (1)相同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2)不同点: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结构不同,前者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为干栏式房屋。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陶器制作中反映的艺术风格不同,前者陶器的低色一般为红色,上面绘有图案,称为彩陶,后者陶器的颜色一般为黑色,称为黑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