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明清时期来台的三类画家及其代表人物?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正确答案:(1)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称为“社会学之父”。学说:
    ①科学的序列。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三阶段法则(人类理性发展:神学、哲学、实证;人类社会:军事、过渡、工业)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2)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①社会有机体论;
    ②社会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 第2题: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代表人物()

    • A、周敦颐
    • B、张恒渠
    • C、程颢
    • D、王充
    • E、何晏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简述沈光文来台经历及其成就。


    正确答案: 沈光文所追随的南明朱由榔小朝廷在广东肇庆覆灭,1651年先逃至金门,次年乘扁舟遇台风而飘流至台湾。1661年,受到郑成功的礼遇;随即召徒讲诗吟词,创立了东吟社;于乡愁中燃烧着慷慨悲愤的爱国情思,成为台湾文学的开创者。

  • 第4题:

    简述明清时期的地方志。


    正确答案: 1)主体(按行政区划而定):通志、府志、县志、乡镇志
    2)、支流(以专治为主):山志、水志、湖志、寺庙、书院

  • 第5题:

    简述生态学建立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正确答案: 1753年,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发表了《植物种质》,是植物分类学成熟的标志;1807年,德国的植物学家洪堡德发表了《植物地理学知识》,是世界植物分布研究的基石;1859年,英国的达尔文发表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以上这些经典巨著,为生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866年,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学”一词,并赋予定义,标志生态学的诞生。
    1895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瓦尔明发表的著作-德文版的《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与1898年德国伯恩大学的辛柏尔发表的《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全面总结了19世纪末以前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成就,标志着植物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的独立分支而诞生,同时也标志着生态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理论而真正出现。

  • 第6题:

    黄筌是()时期花鸟画家

    • A、五代
    • B、北宋
    • C、南宋
    • D、明清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简述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代表及其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明时期的代表园林苏州拙政园;特点是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上比重小,山水为上,园林可不断分隔空间和变化风景受山水画趣味影响较深具浪漫气息;清时其以园明园和避暑山庄为代表;前者在建筑风格上中西结合;后者犹如山水画般的布局美不胜收;两者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观。

  • 第8题:

    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代表及其艺术风格是什么?


    正确答案:代表:现存遗物有张南阳所叠上海豫园假山。无锡的惠山园、苏州的拙政园、怡园、狮子林、留园等私家园林,极其幽雅精致,表现了南方园林建筑特点。
    艺术风格:苏州的拙政园尤可作为明代园林建筑的代表。园的特点是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上所占的比重很少,而是以山水为主,水的面积约占全园的3/5。再加上树木茂盛,布置得宜,因此显得开朗,自然风光郁郁。布局上不断分隔空间变化风景的手法造成了对比的效果,使人感觉到院内景色生动和丰富多彩,从而不觉园之狭小,这是园林布局上的妙处。明代园林,总的来说受山水画趣味影响较深,带上了一点浪漫气息。

  • 第9题:

    单选题
    黄筌是()时期花鸟画家
    A

    五代

    B

    北宋

    C

    南宋

    D

    明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生态学建立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正确答案: 1753年,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发表了《植物种质》,是植物分类学成熟的标志;1807年,德国的植物学家洪堡德发表了《植物地理学知识》,是世界植物分布研究的基石;1859年,英国的达尔文发表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以上这些经典巨著,为生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866年,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学”一词,并赋予定义,标志生态学的诞生。
    1895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瓦尔明发表的著作-德文版的《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与1898年德国伯恩大学的辛柏尔发表的《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全面总结了19世纪末以前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成就,标志着植物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的独立分支而诞生,同时也标志着生态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理论而真正出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明清时期的地方志。

    正确答案: 1)主体(按行政区划而定):通志、府志、县志、乡镇志
    2)、支流(以专治为主):山志、水志、湖志、寺庙、书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南唐时期创新画家代表人物是()。
    A

    周文矩

    B

    顾闳中

    C

    董源

    D

    荆浩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明清时期内科学成就。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内科学主要是围绕医学理论与古代医家学说及其医疗经验,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的论争而发展的。薛已(1488~1558年),著《内科摘要》,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其学术思想主要受张元素、李杲脾胃论的影响,注重脾胃虚损证,又受王冰、钱乙的影响,重视肾中水火与脾胃的关系,因而脾肾并举,注重温补。张介宾(约1563~1640年),其医学主张,主要是反对刘完素和朱震亨以寒凉药攻伐肾阳,认为真阳、真火是生命之大宝。李中梓(1588~1655年),在李杲、薛已、张介宾诸家的影响下,重视脾肾互济同治的学术主张。赵献可发挥命门之说,认为命门是人身之主和至宝,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清代,徐大椿、陈修园对温补派医学主张提出了反对观点。
    明、清时期内科学方面的发展还表现在不少医家能兼取历代医家之长,吸取家传经验,结合自己临证实践,完善对疾病的认识,著成综合性医著。主要有:《医学正传》、《明医杂著》、《杂病证治准绳》、《寿世保元》、《症因脉治》《证治汇补》。
    这一时期内科学发展的另一特点,是有关虚劳证治的专书大量出现,主要有:《红炉点雪》(1630年),撰著者龚居中,龚氏认为虚损痨瘵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痰火。《慎柔五书》(1636年),撰著者胡慎柔(1572~1636年),书中分虚劳为虚损和痨瘵两类。《理虚元鉴》(约1644年),撰著者汪绮石,该书对虚劳论治,提出治虚劳的“三本二统论”。
    此外,专论内科杂病比较著名的专书还有尤怡的《金匮翼》(1768年),林佩琴的《类证治裁》(1839年),论述内科杂病、妇科、外科等病证的证治。熊笏的《中风论》,介绍养阴清热治疗中风的经验。喻昌(嘉言)在《医门法律》(1658年)中,叙述了腹水症状及其病因。王清任的《医林改错》(1830年),在内科方面对疾病的治疗,强调了补气活血与活血逐瘀两个原则。他所创立的活血逐瘀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 第14题:

    列举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市民文学日益成熟发展,小说开始成为文学主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但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作品中不可避免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但作者对三国鼎立斗争的描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要求统一和摆脱民族压迫的愿望。
    施耐庵《水浒传》是一部送样农民起义的文学巨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与腐败,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品,但作品也宣扬了封建忠义思想,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吴承恩《西游记》把对现实的批判和理想的追求融入其中,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对人民反抗斗争的赞美,开辟了我国神话小说的园地。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间接的对明后期社会的丑恶和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做了全面揭露,但大量淫秽描写污损了作品的美学价值。
    蒲松龄《聊斋志异》是清初完成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集,以志异志怪为掩护,深刻控诉了人间的愤慨不平,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败,赞美人民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青年男女对幸福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吴敬梓《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八股取士制为题材的长篇讽刺小说,对封建科举制度及其影响下的社会风气作了有力的抨击,但也表现了作者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揭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矛盾与统治阶级的腐朽奢靡生活,对封建礼教与封建制度进行了鞭挞,除了高度思想性,在艺术上的创新也是突破性的。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喜剧创作的繁荣。
    汤显祖《牡丹亭》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类权利的压抑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洪昇《长生殿》赞美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与罪恶。
    孔尚任《桃花扇》揭露了南明政权的腐败,歌颂了抗清志士的坚贞不屈,激励民族的气节,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喜剧佳作。

  • 第15题:

    简述明清时期来台的三类画家及其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当时来台的书画家主要有三类:一是奉朝廷之命来台治理的朝廷命官,如沈保桢、刘铭传、唐景崧等。一是被延聘或流寓来台的画家,如谢管樵、吕世宜等。还有一类由庙宇画师画工组成,包林朝英、林觉、庄敬夫等。

  • 第16题:

    简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1)主要特点:
    ①封建经济达到顶峰: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部门和地区增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成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工具等)
    ②生产关系调整(更名亩,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③有利的社会环境(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④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 第17题:

    简述宋元明清时期法律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 第一,随着宋明理学的产生和盛行,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原则日益绝对化,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地位愈发牢固;
    第二,随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同封建社会的立法、司法等具体法律实践活动结合日益紧密,出现了一批如明代丘这样的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专门法律学家;
    第三,为了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们把自己的批判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从而使封建正统法律思想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 第18题:

    简述明清时期昆曲的不足?


    正确答案:(1)过分注重咬字,把唱腔拖得很缓慢,往往词听起来很含糊;
    (2)昆曲用笛子伴奏,音域太高,歌者势必用假唱去迁就笛子,这样演员吐纳之间颇费力气,以致气韵不够自然流畅;
    (3)由于昆曲没有过门,使歌唱者演唱时很吃力。

  • 第19题:

    简述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画家有哪些?


    正确答案:陆探微,刘宋时期杰出画家,创造了‚秀骨清像‛的绘画形象。
    张僧繇,萧梁时期代表画家,造型为‚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曹仲达,北齐画家,创造了‚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的‚曹衣出水‛的形象与风格。
    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在表现当时题材的人物画和贵族生活的风俗画上有很大的成就。

  • 第20题:

    简述波臣派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正确答案:“波臣派”是指明代晚期,由福建人曾鲸创立的肖像画流派,在明末清初画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域:江浙地区
    代表艺术家:曾鲸
    代表作品:《张子卿像》、《王时敏小像》、《葛一龙像》等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正确答案: (1)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称为“社会学之父”。学说:
    ①科学的序列。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三阶段法则(人类理性发展:神学、哲学、实证;人类社会:军事、过渡、工业)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2)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①社会有机体论;
    ②社会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列举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市民文学日益成熟发展,小说开始成为文学主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但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作品中不可避免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但作者对三国鼎立斗争的描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要求统一和摆脱民族压迫的愿望。
    施耐庵《水浒传》是一部送样农民起义的文学巨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与腐败,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品,但作品也宣扬了封建忠义思想,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吴承恩《西游记》把对现实的批判和理想的追求融入其中,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对人民反抗斗争的赞美,开辟了我国神话小说的园地。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间接的对明后期社会的丑恶和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做了全面揭露,但大量淫秽描写污损了作品的美学价值。
    蒲松龄《聊斋志异》是清初完成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集,以志异志怪为掩护,深刻控诉了人间的愤慨不平,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败,赞美人民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青年男女对幸福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吴敬梓《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八股取士制为题材的长篇讽刺小说,对封建科举制度及其影响下的社会风气作了有力的抨击,但也表现了作者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揭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矛盾与统治阶级的腐朽奢靡生活,对封建礼教与封建制度进行了鞭挞,除了高度思想性,在艺术上的创新也是突破性的。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喜剧创作的繁荣。
    汤显祖《牡丹亭》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类权利的压抑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洪昇《长生殿》赞美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与罪恶。
    孔尚任《桃花扇》揭露了南明政权的腐败,歌颂了抗清志士的坚贞不屈,激励民族的气节,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喜剧佳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1)主要特点:
    ①封建经济达到顶峰: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部门和地区增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成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工具等)
    ②生产关系调整(更名亩,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③有利的社会环境(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④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代表及其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明时期的代表园林苏州拙政园;特点是建筑物在总体布局上比重小,山水为上,园林可不断分隔空间和变化风景受山水画趣味影响较深具浪漫气息;清时其以园明园和避暑山庄为代表;前者在建筑风格上中西结合;后者犹如山水画般的布局美不胜收;两者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观。
    解析: 暂无解析